头条揭密》三星堆考古大惊奇 改写中华历史源于黄河流域理论
三星堆遗址最新出土完整金面具,重达500公克。(图/新华社)
从去年以全新现代科技开始大规模挖掘的三星堆文物,已陆续发表了重大成果。9月9日在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举行考古成果发布会,公布了三星堆遗址祭祀区3、4号坑的阶段性成果,再次展现中华古文明丰富多样的色彩。三星堆考古的成果也表明,过去以黄河流域为中华文化发源地的史观也必须改变,在广袤的神州大地上,中华文明是多点同时发展而后融合而形成丰富多元的面貌,未来的中国历史的教科书对中华民族的定义也将因此而改写。
三星堆遗址最新出土的青铜「扭头跪坐人像」,造形奇特,很难相信是距今3、4千年前的作品。(图/央视截图)
三星堆遗址是令全球考古界惊奇的大发现,也是目前已知范围最广、延续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中国古文化遗址。三星堆位于四川德阳广汉市境内,位置大约在成都东北方25公里处,当地的文物从1929年就有农民耕作时挖出玉石器而偶然发现的,虽然当时就进行了发掘,但因人力物力不足,成果有限。一直到大陆改革开放后,才开始投入较多资源进行发掘,在1986年从一座砖厂的线索发现2座大型祭祀坑,随后发掘出土上千件堪称国宝级重要文物,才打响名气并震惊全球考古界,英国媒体称赞三星堆文物比秦始皇兵马俑「更为不同凡响」。
位于四川德阳广汉的三星堆博物馆,建成于1997年。(图/三星堆博物馆)
1986年对1、2号祭祀坑的发掘出上千件珍贵文物,不仅横跨2000年历史,而且造型精美、独特,目前最广为人知的160公分高青铜立人、青铜面具、395公分的青铜神树都是从这2个坑中挖出来。当时发掘文物的设备与与专业技术都较为简陋,很多文物在发掘过程中破损,花了很多人力物力才逐步修复,例如世界上最大的单体青铜器的青铜神树,发掘出来时枝干断成十几截,叶片装饰碎成数千片,前后花了10年才修复完成,总算赶上了1997年三星堆博物馆的开幕。这些成果已足以改变考古界对过去仅有文字记载的「古蜀国」的想像,同时引发对这个神秘古国更多的好奇心。
三星堆2号坑的青铜面具,高72公分、宽132厘米,是目前三星堆遗址出土所有面具中体量最大的一件。(图/新华社)
三星堆文物从2020年9月再开始新一轮的挖掘,距上次较有规模的正式发掘已相隔34年。这次发掘工作之所以受到重视,主要是从原有1、2号祭祀坑旁发现了6个新的祭祀坑。从今年3月与9月发布的成果统计,3、4号坑已出土完整器557件(组),残件1214件。文物材质更加多样化,有金、铜、玉、象牙、骨、石、贝、陶等,甚至还发现了丝质织品,其中最令人惊奇的是黄金面罩、顶尊铜人像、扭头跪坐铜人像等等。
1986年出土于三星堆2号祭祀坑的青铜太阳轮。(图/新华社)
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现场,考古人员利用特制的升降设施与数位设备在3号坑内作业,以减少对坑内文物的影响。(图/新华社)
很多人也注意到这次发掘过程中,速度较快,文物出土品质较好,与30多年前相比,考古工作人员有最新的挖掘设备,整个像太空舱一样能调节湿度与温度的舱房罩住发掘区,架上现代化的机械与数位化设备,使用最新的探测技术,以最小破坏程度仔细地将珍贵的文物从一层层的泥土中发掘出来,同时全程纪录发掘过程,这与1986年挖掘工作直有天壤之别。发掘过程中,现场还有很多提供支援的实验室,对有机物与无机物进行实验的设备、对文物应急保护实验设备等等。此外,三星堆博物馆对媒体表示,这次的发掘工作建立首座开放式文物修复馆,要一边修复、一边向外界展示文物,不需要等上数年才看见文物样貌。
1986年出土于三星堆2号坑的青铜神树,高达395公分,是目前世界最大的单体青铜器。(图/新华社)
中共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右3)4月19日到三星堆遗址发掘现场了解考古进展。(图/中新社)
三星堆遗址的发现,与长期以来历史学界对巴蜀文化的认识大相径庭。中国历史学界一向认为,跟中原地区相比,位于现在四川省的巴蜀地区在古代是一个非常封闭的地方,与中原文明没有关联与往来。但是三星堆遗址证明,它应是中国夏商时期、甚至可能更早的一个位于长江上游极重要的文化中心,并且与中原文化有不少的联系,也验证了古文献中对「古蜀国」记载的真实性。
三星堆博物馆拍摄的1986年出土于三星堆2号坑的青铜大立人,高160公分。(图/新华社)
因此,过去认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是黄河流域,然后渐渐的传播到全中国的理论,随着包括三星堆遗址在内的各种考古成果发现古蜀国历史能上推前到距今3000年至4000年前,证明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现有的中国历史教科书往后恐怕也必须改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