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出土西元前麦秆 金黄新鲜像刚碾压

大陆中心综合报导

新疆吐鲁番金店古墓群出土3100株麦秆金黄的麦秆,新鲜如才被碾压过,有的麦秆上还有完整的麦穗,也呈现金黄色专家说,这批麦秆距今约2200年至2050年,也是迄今为止,世界考古史上数量最多、保存品质最好的小麦

新疆吐鲁番学研究院1日对外指称,该院与中国科学院达成协议,从吐鲁番胜金店古墓群出土的3100株麦秆,已被送往中科院人文学院科技室与科技考古系研究人员手中,这些麦子将接受植物考古学研究,研究成果将年内出炉。

中新社》引述吐鲁番学研究院技术保护研究所工作人员说,上述麦秆出土于古墓群M9号墓葬,当时这些墓葬是用来当做墓棚。该工作人员介绍,这些麦秆足有10公分厚,在麦秆下面是15公分到20公分厚的骆驼刺,下面才是完整的墓葬。

研究人员研判,这批麦子距今大约2200年至2050年,应为西汉时期或更早。金黄的小麦杆,新鲜如才被碾压过,有的麦秆上还有完整的麦穗,也呈现金黄色。

▲考古人员正在清理麦秆。(图/新疆网)

从目前研究来看,专家们得出初步结论,两千多年前吐鲁番地区的每株小麦平均麦粒达到10粒,现在的麦子每株麦粒为20粒至30粒。经过两千年的发展,麦粒也才翻了一番,说明吐鲁番当时的小麦种植栽培技术相对很先进了。

中科院人文学院科技室与科技考古系研究人员李晶静指出,小麦大约是四千多年前传播到新疆,但长久以来小麦的种植方式加工方式在新疆如何进行,一直是个谜团。这次研究发现,至少在吐鲁番地区,小麦的种植已经是「精耕细作」,当地古人已经定居,并且在游牧之余,开始花费长时间来打理麦田,也说明小麦在当时的吐鲁番地区已得到大面积种植。

据报导,初步研究成果已让专家们兴奋不已,因为对麦秆的研究可以了解古代人类食物生产起源与发展过程等。随着研究的深入,麦秆所携带的古代资讯,或许会为西汉王朝在吐鲁番盆地经营屯田找到实物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