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千年石兽出土 疑为秦代「李冰治水」神兽

大陆中心/综合报导

一尊深埋地下、「穿越」了千年的石制神兽,近日在成都天府广场旁东北侧的四川剧院工地挖掘出来。「千年石兽」究竟是什么动物?它身上究竟有一段怎样的历史?据传这是秦朝「李冰治水」时的神兽,专家时间上说得过去,但没有直接证据

▲这尊石制神兽,近日在成都市天府广场旁东北侧的四川大剧院工地被挖掘出。(图/取自四川新闻网华西都市报)

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的相关专家日前举行记者会,对挖掘出石制神兽进行说明。《华西都市报》报导,石兽的耳朵、眼睛、下颔和鼻部清晰可辨,局部装饰卷云图案四肢短粗,身体浑圆

考古现场领队、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易立说,石兽由整块红砂岩雕刻而成,长3.3米,宽1.2米,高1.7米,重约8.5吨。根据它的出土情况判断,石兽埋藏在西晋地层以下,最早埋于秦朝、最晚埋于西晋,但制作年代早于西晋。易立认为,石兽可能是目前成都市区出土的最早最大的圆雕石刻,具有极高的考古与艺术研究价值。

「根据它的体态、背上类似铠甲肌肉造型以及屁股的形态,应该是以犀牛原型雕刻的。」成都市博物院院长王毅表示,由于石兽的制作年代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所以不排除它与「李冰造石犀有关

据《蜀王本纪》、《华阳国志•蜀志》等史料记载,秦朝的蜀守李冰在修建都江堰时,曾经下令雕刻5只石犀,两头运到成都,另外3头则在灌县江中。5只犀牛其实是水则(古代衡量水位水尺),同时也是镇水石神。

虽然推测为石犀,但石兽却缺乏犀牛最有特色的特点:犀角。现场文保工作人员说,石兽的头部并没有大的残缺。易立表示,古人造石兽时,会加入自己的想象力,所以仍不排除是石犀的可能。

四川大学考古学教授、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林向认为,石兽的雕刻纹饰、雕刻时间和李冰治水是同时期,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李冰外作石犀五头以厌(压)水精,穿石犀溪于江南,名曰犀牛里。后转置犀牛二头;一在府市市桥门,今所谓石牛门是也,一在渊中。

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系教授宋治民则持保留态度,他认为考古是个系统工作,是科学,要结合各方面找证据,不是套故事。「就我个人来看,除了一些后人整理,并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零星资料,还没有直接证据显示这尊石雕和那段历史或历史人物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