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族」是忧郁症高危险群!医示警「1状况」提早警觉

▲医师提醒,退休老年人是忧郁症高危险群之一。(图/医院提供,下同)

记者赵于婷/台北报导

徐先生两年前年满65岁退休后,曾因为睡不好到诊所就医服用安眠药,之后又因肩膀关节疼痛吃了许多止痛药、做复健,但都没有明显改善,因此负面情绪增加,经过转诊到身心医学科后,才诊断出忧郁症。医师提醒,退休老年人是忧郁症高危险群之一,在征兆方面,由于老人不会表达内心的郁闷情绪,所以会将身体的不舒服放大,最常见的就是疼痛。

台北慈济医院身心医学科张芳瑜医师指出,65岁以上老年人因为届龄退休,失去生活重心,身体疾病增加,身边亲友陆续离世等多重原因,发生忧郁症的机率高,根据国外统计,每一百个长者会有十个有忧郁症状,其中1至2个会符合忧郁症诊断。

张芳瑜说,忧郁症无论发生在哪个年龄层,女性的发生率都较男性高出一倍,且除了遗传原因外,致病原因也与中风、巴金森氏症、红斑性狼疮和部分药物的副作用有关,另外,对自己要求高、情绪时常处于紧绷状态、社会家庭支持度不足的人也是好发族群。

▲台北慈济医院身心医学科张芳瑜医师。

「老年人跟一般成年人忧郁症状的不同在于老人不会表达内心的郁闷情绪,所以会将身体的不舒服放大,以身体症状表现出来,最常见的是疼痛。」张芳瑜特别提到,因此当相关检查都正常或与他感觉痛苦的程度不成比例时,就会进一步评估是否为心理作用造成,而忧郁症是失智前兆,若迟迟未治疗不仅病情会加重,更可能会影响病人的认知功能,演变成失智症,若病人本身就有失智情况而又未治疗忧郁症,就会加速退化程度。

由于失智症和忧郁症有许多症状重叠,因此老年人忧郁症评估必须更完整,要涵盖抽血检查排除内外科疾病、药物、营养的影响,还要有医师的会谈评估。治疗则以血清素药物为主,原则上若是病人这辈子第一次发病,建议至少维持一年的治疗,直到病情稳定,但若是反复发病三次以上就会建议拉长时间,至少治疗三年。

张芳瑜强调,忧郁症是可以治愈的疾病,延误治疗会严重影响生活品质、认知能力和身体状况,必须尽快就医,若长者要预防忧郁症,可以在退休前预先规划好未来的生活,借由规律的社团活动转移生活重心,另也要维持均衡饮食、适当运动并戒除烟酒,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忧郁症有一定程度的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