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觉失调症」好发年轻族群!医示警「3征兆」:是潜在高风险群

▲医师提醒,精神疾病早期介入治疗对预后极有帮助。(图/达志示意图)

记者赵于婷/台北报导

思觉失调症好发于年轻族群,早期介入治疗对预后极有帮助。医师指出,思觉失调症在发病初期或即将发病时的临床表现很多元,包括出现较「轻微的精神病症状、持续未达7日的短期精神病发作、具有一等亲家族精神病史且同时出现长时间的社交退缩或认知功能减退者」,都可归类为精神病的潜在高风险族群。

思觉失调症(schizophrenia)是一种合并精神病症状(如幻觉、妄想等)和认知功能退化的慢性精神疾病,台湾的思觉失调症的社区盛行率约在0.27%~0.3%。

台北市立联合医松德院区社区精神科主治医师黄卓尹指出,思觉失调症在发病初期可能表现出「焦虑忧郁、社交退缩、个性改变」等多样化的症状,令人不易警觉到和精神病的关联性。

为增加大众对精神病的认知,鼓励有疑似症状时及早就医,以及提升就医可近性,台北市立联合医松德院区社区自民国108年起就创建台湾第一个针对早期精神病的临床服务团队,执行「身心失调发病早期介入计划」,服务对象是针对12~65岁间初次发作精神病或处于发病高风险期的族群,计划也与北市20家精神科诊所合作,共同组成社区照护网络,执行至今已服务约三百位患者和家庭。

黄卓尹说,患者可透过此计划就近选择就医管道,并取得完整的治疗资源,有专业个案管理师会关心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症状变化、生活适应情形等,并衔接合适的资源,如心理治疗、就业辅导、居家治疗等,使其病情持续稳定。

另民国113年起也结合卫福部「严重情绪行为身心障碍者精神医疗就医障碍改善计划」资源,与儿童青少年精神科专家合作,透过外展的模式协助就医困难者进行治疗。黄卓尹提醒,呈现精神病高风险症状的人,并非一定会发展成精神病,只要即早寻求专业评估与诊断,接受积极治疗,将有助改善身心失调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