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报社评》企业获利衰退下的资产泡沫警讯
社评
受惠于美股频创新高,加上AI热潮一波接着一波,台股持续上演多头行情。首季加权指数大涨13.2%,不仅在亚股中名列前茅,相较全球主要股市如美国道琼、英国富时与德国法兰克福等,表现也不遑多让。进入第二季,火热演出并未停歇,4月初台股不但站稳这个别具意义的整数大关、续向两万一挑战,整体市值也在台积电带领下,拉升到2兆美元以上,超越瑞士及南韩,成为全球市值第11大股市。
台股风光却有隐忧
台股前景看似美好,但背后隐患不轻。最新公布的上市柜企业营收与获利数字,透露端倪。2023年整体上市柜企业合并营收共新台币40.4兆元,虽是史上第三高,但相较2022年衰退8.2%;税后净利2023年不仅较2022年大减27.1%至2.9兆元,也是连三年衰退,离2021年高峰4.3兆元减少1.4兆元。
对比频频挑战新高的台股走势,上市柜企业营收与获利大幅衰退,令人不安。这代表上市柜企业股价并未如实反映基本面,或者说已过度反应基本面,背后隐含的就是一种泡沬现象。确实,从学理上定义来看,泡沫泛指资产价格(尤其是股票及不动产)明显向上偏离或远高于实体经济内在价值,目前台股的确有着这样的影子。
实务上,在判断股市是否存在资产价格泡沫时,通常会套用指标模式来衡量,其中巴菲特指标就是一个常用工具。所谓的巴菲特指标,系指股市总市值与国内生产毛额(GDP)的比值,主要用来研判整体股市是否高估(过热)或低估(过冷)。一般来说,100%为巴菲特指标的基准值(即股市总市值等于GDP),若是大于100%,就代表股市相对高估,可能存在泡沫;反之则代表股市相对低估,不存在泡沫。
现阶段台股巴菲特指标已来到275%,不仅较基准值100%高出1.75倍,也远超过昔日巴菲特受访时表示投资人正在玩火的200%水准。这意味台湾实体经济成长速度跟不上股市市值的膨胀速度,资产泡沫迹象相当明显。
有些人认为,巴菲特指标已是过时产物,不适合拿来判断市场是否具有泡沫。因为在计算这个指标的过程中,并未考量一些新产品或新业态带来的经济产值变化,譬如在金融商品日益多元化的趋势下,未将债券及加密货币等非股票资产纳入,或是这波AI热潮为相关产业提供的庞大商机也未计入,这恐怕都会造成指标计算失真,代表性也不足够。
资产泡沫冲击金融
回到事物本质,巴菲特指标本来要凸显的就是名目资产价格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差距,基本上就定义而言,已可清楚捕捉到资产泡沫的精髓。指标变数与计算因子的采用,严格说来,并不会改变其本质。因此,运用巴菲特指标来判断台股是否具有泡沫,本来就有其参考价值。在此一前提下,自然不能轻忽当前巴菲特指标所带来的资产泡沫警讯。
这不禁令人想问,为何必须严肃面对资产泡沫问题?主要还是因为资产泡沫在形成与破灭的过程中,对整体经济与社会的冲击过于巨大,对政府、企业、投资人与一般消费大众都会造成严重伤害。前央行副总裁陈南光曾指出,资产泡沫的危害不亚于恶性通膨与通缩。一方面,资产泡沫在逐渐吹大的过程中,会扭曲市场资源配置,同时拖累长期经济生产力,也会恶化所得分配、加剧贫富差距;另一方面,当资产泡沫破灭时,则会引发金融危机,加大经济衰退幅度。
非理性繁荣不仅吹大台股资产泡沫,也让金融市场的潜在风险,在资金簇拥与交易热络表象下,被掩盖起来。如果执政者漠视这样的现象,也不思解决之道,甚至沾沾自喜以此做为重要政绩,一旦泡沫破灭,后果恐不堪设想。2001年网路泡沫危机,台股从近一万点大跌至3600点附近,几近腰斩再腰斩,并造成许多投资人倾家荡产,而经济成长率则是从危机前6.4%急坠至-1.3%、失业率飙破5%,都是鲜明例证。
如今,当资产泡沫警讯再度响起,做为一个负责任的政府,除了应适时提醒投资人、必须留意相关金融风险外,更重要的,恐怕还是得积极思考,如何引导市场资金前进产业、投入实体经济,才能避免金融资产泡沫愈吹愈大。毕竟,当股市与经济基本面严重脱钩时,政府更该花心思处理,也是资源配置重点,绝对是经济而不是股市。特别是在新内阁即将走马上任之际,能否做出即时调整,并端出实质牛肉,相信全民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