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平台-慎防资产泡沫破灭 引发衰退与通缩

随着新冠肺炎疫苗近期开打,以及各国经济景气渐次复苏,通膨是否再临逐渐成了热门的讨论议题。不过,在另一方面,受到泛滥的资金、推升的股票与房地产等资产市场,是否已濒临泡沫?近期内有无破灭可能?也引起了不少人士的忧心。若是资产泡沫破灭,全球景气必将重挫,物价所面临的将是通膨的反面-通缩。故而,通膨与通缩何者可能先至?还真成了值得世人关切与认真讨论的严肃课题

自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爆发后,各国竞相以宽松的货币政策救经济,导致全球资金过剩。通常资金过多应会造成商品服务价格(以下称民生物价)之上扬,即通膨,但早期受惠于中国等封闭经济融入国际经济体系贸易自由化,以及资讯通讯科技突飞猛进等因素;近几年又得利于资产与纯金融交易盛行,吸纳了大量的货币,以及美中贸易战与新冠肺炎疫情造成各国景气下滑、需求不振,因此全球的民生物价大致维持稳定,并未发生所谓通膨之现象

唯以上所论及的「通膨」,其定义是只局限于民生物价的上涨,但是所谓物价,除了民生物价,还有股票与房地产等资产的价格。又过多的货币必然冲击物价,不是民生物价,就是资产价格。近十多年来,世人即清楚见识到,全球的过剩资金虽然未造成民生物价上涨,但许多国家股价与房地产等资产价格多呈飙涨。因此,除了民生物价之外,我们若将资产价格的持续上扬亦计入通膨的定义范围,并称之为「广义的通膨」,则广义的通膨在多年以前即已是进行式。

然而,时下各国央行与世人所关切的通膨,主要还是局限于民生物价是否上扬的狭义通膨。近几年,资产价格大幅上涨的广义通膨,虽然也逐渐引起央行的关心,但受关注以及央行对之作应有的政策回应之程度,仍远不及狭义通膨。

各国央行之所以不关切广义通膨,其原因可由前联准会主席葛林斯班之说法窥出端倪葛氏在其回忆录中译本:《我们的新世界》)中,以三个理由说明他在任内何以只以言辞警告股市出现「非理性荣景」,但不以实际措施积极防止股市泡沫:一是联准会无稳定股市的职责;二是股市是否存在泡沫,难以认定;以及最重要的一点:联准会未必有能力消弭股市泡沫,而不导致经济硬着陆。这些说辞,可类推适用于房市泡沫。今日,各国央行可能也是基于同样的考虑,尤其是顾虑到葛氏所提到的第三点:「不知如何消弭泡沫,且同时不重创经济」,而不愿或不敢插手资产泡沫。

然则,资产泡沫破灭对经济危害之巨,历历在目,不容轻忽。日本于1990年资产泡沫破灭,导致往后「失落的20年」。2007年美国的次级房贷风暴(房市泡沫破灭),甚至衍生出了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之所以如此巨大,可以引用华裔日籍学者辜朝明所提出的「资产负债表式衰退」(Balance-Sheet Recession)予以说明。辜氏认为1990年日本资产泡沫破灭,引发各部门的资产重大损失,以及负债与净值严重恶化。随后,为了修复资产负债表,重整财务,企业与家庭减少消费与投资,增加储蓄金融机构亦减少风险性授信。这些调整都导致需求萎缩、经济衰退。

如今,不少国家的股市与房市在过剩资金之推拥下,已多出现了偏高的价格。欧美的宽松货币政策若如联准会在三月间所言,再持续至2023年,资产泡沫必将越吹越大。未来随时都有可能因为某一因素或事件发生,使一些投资者对资产市场失去信心,将资金撤出;后续引发羊群效应,导致资产价格崩跌、泡沫破灭,其结果必然是资产负债表式衰退。届时,伴随着经济与需求萎缩者,将是民生物价下跌,即狭义通缩,而非通膨了。

故而,吾人认为,各国央行应慎防资产泡沫持续膨胀。但是如何在引导资产价格趋向正常化之同时,不致引起葛林斯班所担心的「经济硬着陆」,则考验着各国央行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