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平台-从全球生医资本市场 看台湾生医产业发展与契机

台湾生医产业推动约40年,铺陈的技术及产品线受国际重视,且愈来愈多国际大厂高阶人才回台贡献,将促成更多技术的深耕及临床试验推进的突破,带给资本市场更多好消息。图/本报资料照片

2022年1月接受一家生医专业杂志访问,请我预测未来一两年台湾生医资本市场荣枯,当时亦另访问一位证券分析师。两位预测走势完全相反,而我是持正面看法的那位。到2023年10月的今天,回顾当时预测,面临俄乌战争及美国联准会即将升息不确定压力,仍对台湾生医资本市场抱持信心,实系多年接触、研析生医产业而做出的判断。

■政策与市场相挺,台湾生医股逆势上涨

美国那斯达克生医指数从2021年的高点5,517下跌,到今年10月13日收在3,936.7,跌幅约29%。而香港恒生医疗保健或生物科技指数跌幅,较之美国那斯达克生医指数则有过之,从2021年的高点下跌,迄今跌幅更达64%。反之,当全球股市跌跌不休之际,台湾生医指数,不论上市生医指数,或者柜买生医指数,皆从2021年的高点继续攀升,迄今成长超过10%。若从2020年低谷起算,则成长至少2到3倍。亦因为这一波全球生医资本市场消长变化,吸引多家海外生医公司纷纷询问回台上市柜的可能性,2012年到2015年湾生医资本市场股市荣景嫣然再现。

台湾生医产业的蓬勃发展,拜两个重要政策所赐,其一系2007年启动的「生技医药产业发展条例」,其二即为台湾资本市场的支持,取得经济部「科技事业具市场性意见书」即可向证券主管机关申请上市柜筹措资金。前者制定后,我在次年带着它赴美招商,所有在地与会者无不眼睛一亮,询问相关研发及股东投抵等相关规定,规划回台筹设生医公司的可能性。后者则为前述掀起第一波生医产业上市柜荣景的推手,亦就是没有获利、亦未产生营业收入的生医公司,亦有机会在资本市场筹资。当年是项荣景,吸引保守的亚洲资本市场纷纷来台取经,例如香港、大陆及韩国,不仅造就香港生物科技公司在2018年掀起的上市热潮,亦间接推波助澜于香港挂牌的大陆生技公司迅速发展。

■生医产业深耕有成,吸引国际与投资人目光

而近期台湾证券交易所,对于新经济及政府推动六大核心战略产业的重视,更陆续推出松绑投资人资格、聚焦以市值为核心、缩短挂牌准备期程的创新板等措施,在在显示资本市场对创新科技及生医事业筹资的支持。

为何我对台湾生医资本市场有信心呢?除了前述政策助益外,台湾生医产业推动约40年,铺陈的技术及产品线,愈来愈被国际重视,持续的授权成功更带动投资人信心。前有智擎、宝龄富锦、太景、益安;近期有合一、逸达等;今年更有台新药、昱展、安基、国邑等。后续愈来愈多国际大厂高阶人才回台贡献,深信将促成更多技术的深耕及临床试验推进的突破,带给资本市场更多好消息。投资人对生医产业亦从完全不理解,渐被教育认知,面对临床试验结果,冷静以对,解盲失败成为单家公司股价影响,而非股市全面重挫。凡此都支持台湾生医资本市场发展愈趋健康。

这一波全球生医资本市场的低谷,带给台湾生医产业甚么契机呢?此刻在台正系最佳募资时点。储备丰沛粮草、加速研发进程,才能更具国际竞争力。另从投资角度,危机入市乃最佳时机。美国此时存在诸多产品顶尖,但资金不足,因股市低落筹资困难之企业;若能慎选产品线,进行并购或授权,当是甚佳时机。台湾生医并购天王保瑞,因并购,营业收入从2017年的3.6亿元到2022年度的104.9亿元,成长28倍有余,市值亦从2017年的10亿元成长到近期约600亿元,成长更达60倍,他的成长策略制定、商机掌握及并购后管理领导力,暨透过资本市场资源茁壮发展所展现的营运综效,实为生医企业可思考效尤借镜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