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跨海直击〉印度,下一个中国

文/今周刊整理印度总理莫迪推出史上最猛预算案,要把印度打造为制造大国全球制造业A咖争相进驻,7年新增1亿就业机会聚集最多穷人的印度,凭什么取代中国?印度,2014年7月,被联合国认定为「贫穷人口最多」的国家事隔不到半年,古老印度,被西方的资本市场捧为「超越中国、世界工厂」的经济新星。在这套「取代中国」的新题材背后,大家都听到的是「印度翻身计划」,但这究竟是魔幻?或者写实?《今周刊》决定直接飞抵这古老国度,一探虚实。大量的年轻人口、偏低制造业占比,成印度翻身立基去年九月,新上任的印度新总理莫迪对着世界宣示:「出口制造救印度」,政策宣示的背后,是一份利用印度超强人口红利打造全新世界工厂的野望,更是一套要让地球表面17%人口命运翻转的宏大工程。「别怀疑,印度经济一定会起飞!」大概是看出我们的质疑眼神,印度商工部产业政策及推广司司长辛夏伦语气笃定的说。「首先,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比印度更年轻、更有发展制造业所需要的劳动力。」印度目前的人口平均年龄是26.6岁,明显低于中国的36.2岁。「但是,世界上也很少有国家像印度一样,制造业产值仅占GDP(国内生产毛额)的15%。」根据世界银行资料,亚洲国家如中国、韩国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等,制造业占GDP比率至少都比印度高出十个百分点。这也显示,如果想以制造业推动印度经济成长,的确是有这个成长空间。「2022年以前,制造业占印度GDP比重必须从目前的15%拉高到25%!」这是核心目标。依循这个目标的附加效果,「是在七年之内创造出一亿个新增就业机会。」想像中,为数多达一亿、人口数相当于一个大型国家的制造业全新生力军,就是辛夏伦认定印度将有双位数经济成长的原因。印度制造预算登场,113亿美元搞建设印度国际经济关系研究院院长卡图里亚(Rajat Kathuria)对印度经济的评论一针见血:钱从哪里来?印度有财政贸易赤字问题,「另外,这个十二.五亿人口的国家,每年竟然只有3000万人缴税。印度的租税负担率只有11%,税收严重不足,如何建设?」莫迪的新预算案决定增加113亿美元投入基础建设,宣布实施全国统一的销售税,取代目前各地税率不同的怪象。此外,即使基础建设及社会福利增加,财政赤字占GDP比率却仍控制在3.9%的合理水准。整体而言,这份预算案被当地媒体冠上一个别名:「『印度制造』预算(Make in India Budget)」。油价、金价大跌,五成能源仰赖进口且为全球最大黄金消费国的印度,不但经常帐赤字有机会获得改善,这段时间仿佛给了印度一段「财政假期」,夸张一点来说,财政吃紧的印度,至少能利用这段假期放手撒钱,而且也有效压抑印度过去不断恶化的通货膨胀,也让印度央行有了祭出宽松货币政策刺激经济的难得空间。然而,民间投资及银行放款意愿,仍然仰赖企业体质的有效改善,「这部分,就是我们的重要任务。」孟买证交所执行长查汗说。「印度的企业偏小,股票市场是让企业成长的重要管道,我们必须利用这段股市荣景,打造更多有竞争力的企业。」查汗说。基础建设动了多少,人民生活就能改变多少「未来三年,印度经济成长率的确有机会超越中国,但是,经济不会『自动』成长。」印度政府前首席经济顾问迪帕纳亚(Deepak Nayyar)的提醒。「基础建设,这绝对是印度抓住翻身机会的第一件大事!」在他看来,有条件、有政策、有预算,印度俨然已经站在摆脱穷困宿命转折点上,「但,我们不能只有三年的荣景,人均GDP成长率7%,要维持十年才能让所得翻倍。其次,经济成长的果实也必须确实能让印度人的生活改善,这是政府未来必须思考的事。」。(尊重智慧财产权,如需转载请注明资料来源:《今周刊》952期,谢谢!)其它相关报导》莫迪的印度重生大秀:撤逃外资回笼、股市大涨35% 全是因为他你可能感兴趣朱敬专栏:为什么经济部官员这么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