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直击你所不知道的中国大调整

文/方德琳

过去12年,中国创造了没有景气循环的经济奇迹,一路高速发展。现在,到了顶峰开始要走下坡路了。痛苦缓慢的紧缩期正要开始……。长江上的造船镇、江苏的常州、一级城市上海,都正在经历这场大调整

产能过剩泡沫长青沙岛

一座造船小岛的暴起暴落 造镇十年梦碎 人去楼空只剩老鼠

从十七层楼高的五星级大酒店眺望出去,是一座将近五百个标准足球场大小的造船厂大红色的龙门起重架高度达三十层楼,宽度达两百多公尺,二○一一年,当这个巨无霸起重架正式启用时,厂方宣传:「这是全世界最大的起重机具,规格可以用来建造航空母舰。」

一旁的造船厂孙姓员工指着这高高耸立的起重架说:「它已经停工好几个月了。」厂方骄傲的象征,如今成为这座岛上的荒凉纪念碑。

七月三十一日,《今周刊》采访团队来到中国首屈一指的「造船镇」──长青沙岛。这座隶属于江苏省南通市的长江小岛,一度是中国经济奇迹的见证。

○八年,南通市副市长沈振新曾对媒体说:「和美国硅谷比,中国船谷就是南通的定位。」今年以前,长青沙缔造的船业荣景,确实为南通争得「船谷」的美名。

长江奇迹 十年楼起楼塌

十年前,中国制造的船舶还不到全球的一○%,但一○年,中国造船业规模(依载重量)迅速跃居世界第一。这项奇迹也让南通市诞生了第一个中国百强企业──熔盛重工

在长青沙岛三十多家大大小小民营造船公司,熔盛无疑是最重要、最具权势的一家。在一一年最鼎盛期,熔盛为这个小镇带来四万多个就业机会,整体造船业贡献一半以上的税收。

然而,难敌全球航运业不景气,熔盛因为资金周转不灵,似乎已经快要走到尽头。

如今站在这家曾是中国民间第一大造船厂的大门前厂区里、对面酒店,酒店旁的民工宿舍区,它们共同的特色就是:几乎看不到人。

孙姓员工说:「最好的时候,熔盛有接近五万名员工,现在一万名都不到。」他还记得,以前傍晚六点下班时,大门前这条四线道柏油路上布满黑压压、骑着电动车的下班人潮。酒店旁的熔盛民工社区里,两排约莫三十公尺的四层楼公寓,挤满来自内陆各地的短期合同工

长青沙岛原本只有居民八千人,多数以农为生,当时静悄悄的岛上,最常听见的就是江风吹芦苇瑟瑟作响的声音。○五年十月,芦苇地上打下第一根桩后,一个个大型的工业机具迅速改变小岛面貌。

第一批被动迁搬离的岛民赵先生回忆说,「真的是一个晚上,这里的地就被整平了,隔天领导就来视察。」当年他从政府手里拿了三十多万元人民币,举家迁到南通市。

熔盛重工○五年开始建厂,○八年交付第一艘船,○九年就以手持的订单量跃升为中国第一、全世界第六,成为「中国第一大民营造船厂」。

南通如皋市政府积极打造一个从无到有的造船镇,花钱盖大桥把长青沙岛对外联通了,石子路也变成四线道、六线道的柏油大马路

如今,一切仿佛又回到十年前,小岛一片静悄悄的时候;回到这个许久没来的长青沙岛,赵先生内心不胜唏嘘。一位居民感叹地形容:「这楼以前都是人,现在却只剩下老鼠。」

随着熔盛从高峰坠落,八成以上店家歇业关门,脏污玻璃门面上,贴着凌乱不堪、早已泛白的招工纸条。这像一处被世人遗忘的荒废城区,是中国经济开始放缓后第一波败退的重灾现场。

地方财政补贴加深问题恶化

今年第一季,熔盛重工传出拖欠供应商与员工薪资的消息。

七月初,一群拿不到薪资的工人围住熔盛大门,要求公司清偿积欠的四月与五月薪资。

一直以来,总是令人难以摸清底细的中国经济,因为这次公众事件让中国造船的困境曝光,正式宣告中国经济快速成长背后第一个泡沫,过度投资引发的产能过剩终将付出惨痛代价。

从一○年开始,象征全球贸易量的BDI航运指数急剧下滑,加上一二年,随着欧债危机爆发,作为船舶大买家的欧洲不断减持订单,全球造船业早已是哀鸿遍野。

这一年,全球新增造船订单同比下降五四%,但熔盛新增的订单却创下中国第一、全球第三的纪录,产能还在继续扩张。

熔盛之所以能逆势称王,其实得自地方政府的补贴至为关键。「若不是政府给它几个亿,熔盛早就不行了。」

知情的员工透露,一一年,熔盛公告来自如皋市(南通市下)地方政府的财政补贴为十二.五亿元人民币,当年度熔盛的净利润也不过十七.二一亿元人民币。而一二年,如皋市政府又再补贴十二.七亿元人民币,但这年,熔盛已亏损达五.七三亿元人民币。

熔盛以为今年照样可以从地方政府拿到补贴,没想到政策风向开始转变。

工人失业埋下社会不安未爆弹

即使到现在,厂方高层仍相信,今年底前,熔盛一五六亿元人民币债务到期时,政府不会坐视不管。

然而,长江镇副镇长丁建接受《今周刊》专访时说:「我们接到讯息是,熔盛必须靠自己。」但同时,也有其他官员透露,下半年政府会有明确政策,其中可能安排接洽其他企业接手。

熔盛重工案例正好凸显中国经济转型困境。

中国政府会不会愿意让一家大型企业破产?让市场机制自动去调节消化过多的产能?这过程恐怕必须冒着大批工人失业,影响社会安定风险。当地人很难相信,政府会做这种选择…【全文请见今周刊870期】

编按:本文摘自8月21日出刊之《今周刊》870期封面故事「直击 你所不知道的中国大调整」,同期内容除本文外,并有「经济成长率破五% 才有新成长动力」、「李克强会是另一个朱镕基吗?」、「瘦身转型 台商不能只靠一套剧本」、「钱进中国趋吉避凶 三招伺机而动」等系列报导,更多内容请参阅870期《今周刊》。(尊重智慧财产权,如需转载请注明资料来源:今周刊870期 http://www.businesstoday.com.tw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