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亚投行背后的中国权谋大戏

文/今周刊整理

这是自邓小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最大胆的经济转骨行动。上次,打开自己的大门;这次,中国要迈入别国的大门。人民币当先锋,数以百家的国企担任主力部队,「一带一路」就是中国经济企图「国际化」的最高战略指导方针

「一带一路」到底是什么?

中国在3月28日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的概念,就是一条「陆上丝绸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合成「一带」与「一路」。中国共产党总书记习近平,告诉全世界:「我要把它们全部连起来!」

中国主导的一千亿美元投资计划英国都抢申请

习近平敢做梦,但也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这个梦,光靠中国十兆美元规模的经济体,还无法实现。根据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估计,「一带一路」涉及投资金额约8900亿美元;仅一五年的投资金额,就将高达640亿美元,足够盖一百座台北巨蛋球场

为了打造这场别人不敢做的梦,中国邀集全球其他国家,创立跨国银行一起投资。近日在台湾引爆争议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简称投行),就是这个计划中的一环。

亚投行是中国主导,准备筹资一千亿美元,由中国出资五百亿美元,透过发债投资一带一路经济圈的铁路、公路、港口等建设

3月31日,亚投行创始会员国申请的最后期限。就在台湾还在为了申请加入亚投行争执不休时,全球其他五十个国家,除了日本及美国,早就争先恐后递出申请。就连美国二战后的长期盟友英国都「倒戈」加入,为的就是求一张「一带一路」的门票

石三鸟谋略……终极目的:人民币国际化和自由贸易港

中国建立「一带一路」,一方面是着眼于输出中国的过剩产能,不过澳盛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刘利刚接受《今周刊》专访时指出,更重要的是,带起亚洲开发中国家的经济建设,从市场需求面,拉动中国和其他参与国家的经济。

「一带一路,主要投资中国以外的地方。虽然对国内没有直接影响,但是帮助周边开发中国家工业化城市化,未来对中国、甚至其他国家的商品需求就会变强。」

一如美国第二次大战后推出的「马歇尔计划」,帮助欧洲重建,「美国的得利,绝不仅只从建设投资中获利。更重要的是,加深欧洲对美国商品的依赖程度。」刘利刚说。如今,中国如法炮制,推出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目的也在此。

这个需求的成长空间有多大?若看丝绸之路经济体的人口,占全球比重多达62%,但实际的GDP占全球比重却不到三成。若计划启动后接下来的二十年,新丝路经济体的国民收入往世界平均移动,保守估计,每年的成长率将有10%。这么大的成长,正是各国对亚投行趋之若鹜的原因。

「一带一路」除了直接拉抬基础建设工程、能源、交通和通信等产业外,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也将两个过去的政策融合到计划中,那就是「自由贸易区」和「人民币国际化」。这两项政策影响国际的情势,可能更甚一带一路的基础建设。

透过大规模的资金借贷,北京也准备加速人民币的国际化。陈兴动指出,周小川日前要求IMF的特别提款权(SDR,可换取外汇的记帐单位)必须要加入人民币,作为国际储备资产和记帐的单位之一。而透过与世界越来越深化的贸易,人民币已经是去年第五大国际货币

中国人自己做梦,还把梦分享给其他人。英国之所以会倒戈,正是瞄准伦敦成为「离岸人民币中心」的梦想。「中国也表示,亚投行将会用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在亚投行的资金操作中,会员国将自然而然地吸纳人民币作为外汇存底的部位。人民币也会因此加速国际化的脚步。」陈兴动预测。更多精彩内容请参阅最新一期《今周刊》(第955期)。

本期相关报导》经济大师怎么看「一带一路」?

你可能感兴趣鲍鱼的眼泪,两岸农业的不平等竞争 当英特尔高通都向中国低头,台湾8成半导体CEO最焦虑的事正在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