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周刊/下一个兆丰?

文/洪宝山

八月十九日,兆丰银行纽约分行遭美国纽约州金融服务署(DFS, New York Department of Financial Services)重罚1.8亿美元,折合新台币57亿元,这是台湾金融史上最高的罚款。自爆发以来在媒体的推波助澜下,可以说是话题一波接着一波,毫无冷场。除了让新任金管会主委丁克华下台外,现在更是扯出案外案前兆丰金董事长蔡友才也遭到收押禁见

就事论事,兆丰银纽约分行事件,可以单纯从公司治理来理解,简单一句话讲就是螺丝松掉了,而归总原因,我个人认为有三点,一是传统银行只知守成,未思突破创新,二是连带的没与时俱进,重视法遵人才,三是安于现况,对事件严重性警觉性

从DFS提出厚达二十一页的合意书来看,DFS罗列兆丰银纽约分行六大问题:一、内控不佳;二、与巴拿马分行间有疑似洗钱的可疑汇款,却未依洗钱防制申报;三、对客户实地查核执行不切实;四、风控政策不明;五、稽核季报未依规定送回总行;六、漠视金检报告,不回应。从这明确的六点可以看出美国对兆丰银纽约分行的不满。连甫下台的金管会副主委桂先农都曾说:「兆丰甚至有些文件没有翻成英文。」

让我不禁感叹,台湾金融业大喊要打亚洲杯,但连最基本的文件翻译成英文都做不到,实在令人不可思议。语言,是国际化的第一步,连这一步都走不好,难怪过去所喊的亚太金融中心也都拱手让人口号终究就是口号。

兆丰案怎么看?从专业来看,就是法律重要性长期被忽视;从心态看,就是安于现状,不思突破,这才是金融业要痛定思痛检讨的问题,否则,兆丰银纽约分行绝对不会是最后一个被罚的银行。

台湾的金融业创新之慢,是相当令人忧虑的。所以,兆丰银行只是一个引爆点,也是给其他银行一个警惕,必须重视创新、法遵人才、危机管理,而不能用cost down的心态来因应

尤其是跨国业务,各国法律大不相同,不只要有法遵人才,还要聘请熟稔当地法律的法遵顾问加入,为公司在当地发展业务架构安全的防护网。这些,都是兆丰银疏忽的地方,也是金融业者在兆丰此案一定要学到的一课,有所准备,才能防患未然。

兆丰案从专业来看,是法律的重要性长期被忽视;从心态看,就是安于现状,不思突破,这才是金融业要痛定思痛检讨的问题。

【详细内容请参阅最新一期《理财周刊》第841期www.moneyweekly.com.tw。尊重智慧财产权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