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平台-台湾慎防掉入「自满文化」的陷阱

国泰金控李长庚总经理日前指出,亚洲各国于1997亚洲金融风暴后,经济受冲击偏大的国家(如韩国、新加坡)都快速转型台湾因影响没那么大所以发展相对牛步化,这次台湾在新冠疫情的控制得当相对受损较轻,但会不会引发哈佛大学John Galbraith教授30年前的警告,进入「自满文化(Culture of Contentment)」的陷阱,失去持续转型与进步的动能?有待步步为营。其中关于数位转型,很多企业与行业都想做数位转型,但最后都是「局部胜利、全局惨败」,关键在于「类比转型」没有与数位转型同步,诚哉斯言。

台湾在1950年时,每两个就业人口就有一个在农业部门,至今70年来快速转型,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到资讯社会的华丽转身,从总体面见证了台湾社会现代化的历程,从个体面也创造了令人称羡的财富。更重要的是相对均富的社会,堪称实现了追求经济成长的同时兼顾一个堪称典范的社会阶级分布。即便是当前全球贫富不均日益恶化的当下,台湾的问题虽然也持续恶化,但严重程度不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幸或不幸,其中有一个症结点在于,台湾产业没跟上前两波的转型:联网与移动。当台湾在很多方面都赞叹中国大陆弯道超车,以支付宝微信支付的金融底层,串接商业互联网与工业互联网,互联经济的荣景令人叹为观止!

从互联网到物联网,一字之差可谓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这些年来,金融监理机关虽然松绑许多限制,试图以金融创新突破产业升级转型的桎梏,但适逢全球产业结构巨变,从美中贸易战开始,后疫情的国际布局即将颠覆既有规律,台湾产业能否化危机转机,在主要市场(包括中国大陆)的不确定性偏高之际,加速重新布局的力道,方能有效突破过去20年低迷的惯性,再创台湾经济发展的奇迹。化危机为转机,自然需要严肃解决「转」的课题,多年来升级转型多为空谈。

原地踏步的业者包括获利太低的厂商,没有能力投资创新、自然无力转型。第二类原地踏步的业者无心恋战,传产业者再博一局看不懂的物联网力有未逮,下一代若有异心,就这么划下终点也不错。第三类原地踏步的业者是口袋饱饱的现金,宁可买超跑、装潢孔金孔银」,也不愿投资,身陷自满。最后一类,是有财力、也有愿力,但欠缺智力,不知如何入手的业者。

在工业4.0被提出后,台湾即不断探索方法论。有别于德国的工业实力与规模优势,台湾以中小企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并不利于西方自动化与智能化解决方案的导入,本土解决方案又提出什么有国际竞争力的系统,匆匆又是八年荏苒的时光逝去。即便疫情过后,百业依旧需要不短的时间调养,君不见近期升值狂飙台币、第二季逆势上涨两成的台股、与价格看回不回的房地产,在在都显示台湾钱又淹脚目啦!不缺钱,但缺投资标的的台湾经济,如何因势利导,将资本市场与产业需求的活水结合,这种「包容」(Inclusiveness)才是未来所期待的包容,其重要性绝不亚于线上串接线下的包容。对扩增转型的所需的巨额投资,并非5G开台就可以忽悠过去的。

生态系统的建构瓶颈在李长庚总经理的精辟剖析中,一语道破扩增常态的瓶颈在于类比世界的转型,数位转型若缺了这片拼图不仅难竟全功,甚至连投资报酬都难以合理化。前仆后继的未竟之志,不仅阻却了后进者的评估判准,也有可能在资源错置中,也错失了转型的契机。因此,致力于挖掘市场变化的趋势、综合研判地缘政治和社会变迁、与强化ESG投资,都需与智能型扩增科技的导入并驾齐驱,才能包容类比世界的转型,结合数位转型实现新的竞争力。以人为本,现阶段百分之百的类比转型,攸关数位转型相对容易的技术突破,说得容易、实践起来一点都不容易。克服人性弱点,进行心理陪伴(或当下时髦的EDP)、工作设计、组织调适与供应链管理,可能都与线上流程的优化互为因果地决定了扩增转型的绩效。

三军未发,粮草先行!在这个翻天覆地的变局中,倘若台湾的资本家与主政者都有李总经理深邃的眼光、直白的叙事与明快的行动,以金融国家队力挺台湾实业的扩增转型,实乃国家之幸、百姓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