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平台-重拾台湾最美丽的风景

国人经常自诩台湾是个充满爱心地方。的确,台湾的慈善机构与公益团体为数甚多;在这类团体、社会服务机构,以及医疗院所从事义务服务志工所在多有;经常参与公益活动或慈善捐款的公司与个人更是不计其数。在台湾这个社会,平民百姓中不乏不求名利、持续倾囊为弱势者奉献服务的慈善家。国人的爱心不仅展现于国内德泽广及海外。2004年南亚海啸、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以及2011年日本东北大地震与海啸,都涌现了国人的大量捐款,以及志工与物力的投入,赢得各受灾国的感激与肯定。

曾来台自由行的大陆作家韩寒,对比两岸的公民素养与社会风气,于2012年7月在广州的周刊上撰写了「台湾最美丽风景是人」一文。此篇文章在两岸广为流传,台湾各界更时常引用此句,以此自豪

@台湾的行善排名在下降中

国人的爱心与友善,的确有值得自豪之处;惟,近几年似有式微之势,值得警惕。英国的慈善援助基金会,以帮助陌生人、慈善捐款,以及志工服务时数三个项目进行调查,自2010年起编制发表「全球行善指数,World Giving Index」。在140多个国家与地区中,台湾的排名曾从2010年的第72名逐渐进步至2015年的35名,但随后的2016与2017年则后退为第50与52名;2018年更是一口气退至64名。将台湾在三个评比项目中在2018年之排名与2015年相比较,「捐款」由2015年的29名退居47名,「志工时数」由69名略退至75名,「帮助陌生人」则由40名大幅退步为84名。虽然台湾的整体排名仍然远优于中国大陆(过去多名列倒数2名内,2018年略上升为倒数第5名),但各项排名何以退步,国人实有省思的必要。

在排名相对尚佳的「捐款」方面,国人透过对宗教团体宫庙捐款,间接行善事者极多,但这些团体与宫庙的财务透明度多嫌不足,信众善款真正被用于公益或慈善活动的比例究竟多高,外界多无从得知。各界虽惮于亵渎圣灵神明,对此问题多不愿探究,但相关资讯不透明终难免使信众的捐款意愿受到折损。同样地,不少非宗教性慈善机构与公益团体的财务透明度也乏善可陈,令外界难以评估其对善款的运用效能,以致不少捐款者对是否应对该等公益与慈善团体持续捐赠多所踌躇。

@公益团体应提高财务及效能之资讯透明度

若拟提高国人的捐款意愿,除了公益团体的自律主管机关对其财务控管与效能,应有必要强化监督,并要求其提供更公开透明的资讯。

次就「志工时数」观察,2018年跌落至75名。显示国人在主动提供志愿性服务的积极度方面,尚有不足。在人口老化民众提早退休的趋势下,国内身强体壮的退休者越来越多,若对志工服务多予宣扬鼓吹,志工的开拓应有相当广大的空间。

与「台湾最美丽的风景是人」这句话形成强烈对比,甚至可说是反讽的,是台湾在「帮助陌生人」这项目排名的变化。它在2012-15期间,排名由71进步至第40名,不意2018年大幅跌落为84名,沦入后半段班。此是否意谓着近几年国人的友善与热情在式微,对「你我」或「自己人与陌生人」之分别心在上升?此一现象不只值得警惕,成因更应检讨。

政治对立斲害友善与慈悲心

不容否认,台湾的社会近几年的确在趋于分裂。在政治面,国内民众与政党,长期以来对统独问题与两岸关系等重大议题一直欠缺共识;经济上又面临贫富差距扩大、年轻世代发展前景欠佳等问题纠缠。每遇选举,各政党即举起意识形态大旗,以动员族群、鼓动对立为主要竞争手段。在此种状况下,台湾的族群冲突与世代对立越来越严重,党同伐异蔚为风气,社会的祥和之风渐失,暴戾之气渐起。其结果,对「非我族类」之友善焉能不成为祭品?慈悲心与「帮助陌生人」等「台湾最美丽的风景」,自然也就随之陪葬了。

以近期新冠疫情蔓延,武汉台商及其家眷难以顺利包机返台为例。成因虽然与两岸政治角力及欠缺官方沟通管道、我方担心防疫能力有所不足(但事实上可以强化)等因素有关;无可否认,国内由于2018与2019的选举激化了反中意识,部分带有反中意识的政治人物、民众,甚至还有医疗工作者,他们之所以不乐见包机返台,表面上虽有「防疫重于一切」之冠冕堂皇理由,但背后难以掩饰,还有不能说出口的一个原因,那就是由反中进而衍生出的对陆配、其子女,甚至是台商本身的不喜欢、甚至可能是敌视

台湾人的友善、爱心已有消蚀的迹象,「台湾最美丽的风景是人」这块招牌更是在「落漆」中。欲重振友善、助人美德,重拾「最美丽的风景」之美誉,国人可着力、应努力的地方犹多。可以想见,改善之途最艰难的部分是在政治层面。吾人虽然很难对统独与两岸的和解抱持太高的期望,但终究「有梦最美」,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