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上菜──汤纹水脉 瞬间变幻花鸟鱼虫(四)

调膏」尚未完成,匆忙注水,击拂无力,见茶不发起,又急忙增汤,这样茶面无法形成「粟文蟹眼」的汤花,称「静面」;后者指击拂时用力太大,不知使用竹筅有轻重缓急之别,又不知茶筅须在茶盏中绕指圆转,茶面上还没有形成粥面汤花,而茶力已尽。

注水程分七个层次

有时虽稍泛「云雾」,但很快落下,盏中露出水线,称之为「一发」。宋徽宗不愧是点茶高人,从宋至今无人能比。他写的《大观茶论》把注水的全过程分为七个层次,分别称作第一汤至第七汤,每「汤」的击拂技艺都有区别。首先茶量得适当,在茶中加少量水,调成膏状。注汤环盏而注,不直浇在茶上,水势不能过猛,一手轻轻搅动茶膏,腕指环动,上下搅透,这时汤花浮起,形成「疏星皎月」的汤花,此为第一汤。第一汤是后面六次点汤的基础,所以非常重要。第二汤沿汤面四周注之,汤花渐泛出色泽。第三汤注法同第二汤,但击拂渐轻而匀,汤花形成如粟文蟹眼。第四汤注水要少,击拂转度大而慢,茶面生起云雾。第五汤注水稍多,击拂均匀,无所不至,茶面如凝霜雪,茶色完全显露。第六汤只点在汤花郁结之处,使之均匀。第七汤则看茶汤浓度决定是否再点水,如稠稀合度,则停止点水,击拂停止,汤花汹涌牢固地附在盏壁上,称为「咬盏」。实际这七汤是在很短时间完成的,绝对不会捯饬半天,不是画工笔画,而是泼墨山水,一袋烟工夫一气呵成。

「茶少汤多,则云脚散;汤少茶多,则粥面聚。」为了控制注水,古人发明了注汤工具──茶瓶,茶瓶又叫汤瓶、执壶、水注等,茶瓶是嘴小而易于控制水流的器物,使注汤时「汤有节而不滴沥」,便于冲点。点茶时注水要有节制,该注时注,该停时停。注水时,水要从壶嘴中喷涌而出以形成水柱,不能时断时续。不注时,一收即止,不得有零星水滴淋漓不尽。注汤后为使茶膏与水交融成一体,需要打击和拂动茶盏中的茶汤,于是古人先后使用了搅拌茶汤的工具──茶匙银梗竹策和茶筅等。梅尧臣《以韵和永叔尝新茶杂言》:「石瓶煎汤银梗打,粟粒铺面人惊嗟。」说的是使用银质汤瓶煎汤,使用银质的梗棒击搅,使得茶汤的表面形成小米粒般的泡沫。北宋前期的蔡襄在《茶录》中就介绍了茶匙:「茶匙要重,击拂有力。黄金为上。人间以银、铁为之。竹者轻,建茶不取。」到了北宋末期又发明了茶筅。茶筅又称竹筅,后来成为点茶的专用工具

点茶高手能透过注汤和击拂,让汤纹水脉变换出各种各样的图案,有的像山水云雾,有的像花鸟鱼虫,有的又似各色人物,仿佛一幅幅瞬间万变的画图,更有高手可以使茶面汤花形成文字,连成诗章,或在茶面上点画出「禽兽虫鱼花草」。北宋陶谷清异录》记载:「馔茶而幻出物象于汤面者,茶匠通顺之艺也。沙门福全生于金乡,长于茶海,能注汤幻茶,成一句诗。共点四瓯,共一绝句,泛乎汤表,小小物类唾手办耳……近世有下汤运允别施妙诀,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纤巧如画,但须臾即就散灭,此茶之变也。时人谓之茶百戏。」

整个点茶过程中,其中候汤最难,据罗大经《鹤林玉露》载:「汤欲嫩,而不欲老……盖汤嫩,则茶味甘,老则过苦矣!」北宋著名茶人蔡襄《茶录》中写到点茶之法说:「候汤最难。未熟则沫浮,过熟则茶沉。前世谓之蟹眼者,过熟汤也。沉瓶中煮之不可辩,故曰候汤最难。」

斗茶是门技术活

说起开封的豪侠之风,除了泼皮牛二遇到杨志算是倒楣之外,汴京人还是爱行侠仗义的,用现代的开封话讲就是「人物」。在天子脚下住久了,百姓就面露自豪感,这神情不但写在脸上,还表现在书法、绘画、遛鸟、玩虫儿、喝茶斗茶上。开封斗鸡历史悠久,同样,斗茶也是历史悠久。斗鸡斗的是鸡,拚的是财。斗茶斗的是人,拚的是才,玩的是技、比的是材、斗的是趣。

不得不承认,陈寅恪先生说的那句话极好:「中国文化,造极于赵宋之世。」同样,茶文化也是「造极于赵宋之世」,斗茶更是有宋一代进入最为辉煌的时期,并且传入日本,直接影响了日本的茶道。而在宋以后,斗茶进入了休眠期,盛世文明开始了「中国梦」。

宋代饮茶方式由唐代的煎茶法演变为点茶法,而文人骚客却三五小聚,品茗斗茶。他们各取所藏好茶,轮流品尝,决出名次,以分高下。斗茶,又称「茗战」,是宋代时期上至宫廷,下至民间,普遍盛行的一种评比茶质优劣的技艺和习俗。斗茶项目包括茶的色相、茶的芳香、茶汤醇度,乃至茶具优劣等。经众人品评,以上乘者为胜。究其源则已见于唐代:「建人谓斗茶为茗战」,唐置「建州」,宋升为建宁府,今天是福建建瓯。这个地方产名茶,宋代之时贡茶的主要产地。和凡有井水的地方就有柳永词一样,凡有贡茶的地方,每逢春芽新发,就开始斗茶。

唐庚有《斗茶记》短文,记叙了政和二年三月与几个友人献出各自所藏的珍茗,烹水沏茶,互斗次第的情形:「……二、三君子相与斗茶于寄傲斋。予为取龙塘水烹之,而第其品。以某为上,某次之,某闽人,其所赍宜尤高,而又第之。然大较皆精绝。盖尝以为天下之物,有宜得而不得,不宜得而得之者。富贵有力之人或有所不能致,而贫贱穷厄流离迁徙之中,或偶然获焉……」《斗茶记》因提出品茶在于「茶不问团铤,要之贵新;水不问江井,要之贵活」的观点,在中国茶文化史上产生重要影响,为历代所重视。

说起水,王安石就精于辨别水的优劣。话说苏轼被贬到黄州,辞行的时候王安石拉着苏轼的手说:「老夫幼年寒窗十载,染成一症,近年经常发作,太医院看是痰火之症。虽然服药,难以除根。只有常饮用阳羡茶才能治愈。这里有圣上赐予我的阳羡茶,需要用巫峡水烹服;而巫峡在四川,路途遥远,老夫几欲差人往取,未得其便。这次借你去眉州家眷的机会,顺便从巫峡取些江水来。」到黄州后,苏轼就向太守告假要去眉州接家眷,并准备返程时给王安石取些巫峡水。(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