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报社评》人心思变 两岸关系无需悲观

社评

选前敏感时刻,习近平发表新年讲话简短谈及两岸关系,强调「统一是历史必然」,并呼吁「两岸同胞携手同心」。蔡英文总统次日并未正面回应,而是强调「两岸关系要何去何从,最重要的就是要符合民主的原则,以台湾人的共同意志来做决定」。两岸互信荡然无存,但双方领导人的新年言辞互动,仍可体悟到微妙的回旋空间,而这正是赖清德所缺的能力。

蔡英文 总统应遵守宪法

无论是新年讲话,还是大陆政协新年茶话会,或是不久前召开的毛泽东130周年冥诞座谈会,习近平对台湾「惜字如金」,未对台发表强硬措辞,应是不愿被扭曲为「介选」。如果习真的想影响台湾选民,大可以说出「台湾面临和平战争选择」、「台独与台海和平水火不容」等重话。习近平并没有这么做,他谈到「统一是历史必然」虽属中共既定立场表述,隐含「两岸统一是终极目标,并非短期迫切结果」之意,诉诸「两岸同胞」的感性喊话,也暗示「寄希望于台湾人民」对台方针不变。

习近平一连串涉台表态,与去年11月旧金山拜习会的精神一致:第一,大陆仍然以追求和平统一为优先选项,武力只限于反独的层面,《反分裂国家法》限定下的动武条件不变;第二,大陆仍然寄希望于台湾人民,将继续深化两岸融合发展;第三,大陆不再着眼于2024选举结果,而是根据自己的节奏和方式处理两岸关系、持续对台发挥主导权。

蔡英文总统在元旦文告后对两岸议题回应,没有「把话说死」。她为赖清德的「宪法灾难说」善后,指身为总统应该遵守宪法和《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她对习近平「统一是历史必然」的表态,只是陈述两岸关系前途需由台湾人民决定,站稳民进党的立场,同时避免刺激对岸。这与赖清德突兀表示希望和习近平共进晚餐在先,却又大打反中、恐中牌,不惜以践踏中华民国宪法尊严为代价的轻率态度,形成鲜明对比。

此乃赖清德的问题与风险所在,他无视和否定「战略模糊」对台海和平稳定的重要性,硬推「战略清晰」的台独路线,其内涵包括:第一,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和中国互不隶属;第二,中华民国宪法只是掌握权力的工具,宪法「两岸一中」会给台湾带来灾难;第三,任何与大陆交往互动,都视为「走回一中老路」与「投靠威权」;第四,台独是台湾社会共识,将台湾人民作为抵御对岸武力反台独的肉盾。

赖清德 台独美梦被制衡

旧金山拜习会上,美中双方在台海议题上虽然各说各话,但背后蕴含「战略模糊」的默契。美中经历过去4年的对抗与妥协,在台海问题上又回到新的平衡点,那就是「战略威慑」与「战略模糊」并重的路线:大陆对台独维持「战略威慑」,同时维持不设统一时间表、尊重台方以中华民国表述一中(参照去年马英九大陆行)的「战略模糊」;华府协助台湾对大陆维持「战略威慑」,同时维持不认可台湾为主权国家、不支持台独的「战略模糊」。这就是葛来仪等美方三位权威学者投书,建议民进党冻独的脉络。

赖清德抛弃「战略模糊」,台湾多数民意显然不认同、不乐见,才会有超过6成选民不希望赖清德当选。大陆如何冷静看待选后局势,继续保持定力,以「战略模糊」维持台海和平稳定,就成为重中之重。若赖清德勉强以低票当选,大陆更应增强对台湾人民推动两岸和平、融合的信心,采取更开放、更创新的思维,直接与台湾人民对话,鼓励台湾社会形成对赖清德台独路线的强大制衡,台独只能成为这位「务实工作者」的美梦。

台湾人民亲眼见证过去8年来,美中关系从「激烈对抗」到「恢复对话」,两岸关系从「民粹主导」到「理性回归」,超过6成民意认同台湾应该扮演美中沟通桥梁、亚太区域情势的「缓冲区」的角色。从这个角度看,「政党轮替」已经无足轻重,「人心思变」才是未来两岸和平发展的主要动力,这都得益于两岸关系至今仍拥有「战略模糊」的宝贵空间,让台湾人民自行深入思考、自行做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