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报社评》宋涛为两岸交流添活水
旺报社评
前总统马英九三次登陆横跨大江南北,参访途中都由大陆国台办主任宋涛作陪,媒体镜头多次录下宋涛向马英九解说,与马英九互动的身影。宋涛积极、友善的态度,几乎让人忘记他接掌国台办这2年,是两岸濒临「脱钩断链」最危险的两年,宋涛亲力亲为两岸民间关系重新联结,为两岸交流重唤活力。
濒临脱钩断链 化硬为软
在对岸党政体制下,国台办是对台路线的执行单位,所能做的是把政策落实到位、执行到细节。至于如何执行,往往因人而异、因时而变,端视执行者的意愿。「软硬两手」是北京长期以来对台策略,民进党执政下,由军方、外交系统负责「硬的一手」会更硬,台办系统则负责「软的一手」,做好照顾大陆台商、与台湾民众接触,争取民众好感,创造有利和统条件的工作。硬中如何突出软、软如何不被硬抹煞,是台办定力、智慧与能力的考验。
「软的一手」的秘诀或难点,并非如何「软的更软」,而是如何「化硬为软」,争取民众的好感与认同。宋涛接任国台办主任伊始,两岸关系处于僵硬、僵持、僵局的艰困状况。两岸政治对立严重,民间交流又遭遇疫情三年的隔绝,几乎重回「老死不相往来」状态;裴洛西来台后中共首次围台军演、飞弹首次飞过台北上空,台海战争阴影密布;大陆武统、反台情绪高涨,引发台湾社会浓烈的不安感。
当时外界对两岸关系的忧虑,可以汇总一句话:莫让两岸走向兵戎相见,中华民族重演骨肉相残。宋涛执掌国台办后,利用疫后解封契机,拍板办了四件事:第一,重启金马小三通带动大三通的逐步恢复,两岸双向观光也从「福建-金马」先行开放;第二,对马英九前总统身分和「中华民国是中国」立场,在接待过程中,予以心照不宣的尊重;第三,鼓励大陆各省市推动民间交流,尤其基层、青年交流;第四,灵活与各方沟通,维持两岸讯息互通,也不排斥和美方沟通。
上述工作固然不是宋涛个人或台办系统一方就能承担并完成,但台办的意愿非常重要。过去一段时间,两岸关系不好,绿营视台办为具敌意的统战单位,大陆内部也传出「跪台办」的批评,堪称两头不讨好。面对困局,台办系统并未怀忧丧志,失去工作热情,也不打「政治正确」安全牌,亟思有所作为。
两岸交流愈多 和平愈近
这两年国台办对台工作有三点新意值得一提:其一,不排斥与民进党对话,如0214金门事件善后,海协会派员与海巡署、陆委会对谈。其二,大陆政法部门推出惩独22条后,将检举与辨别工作收归国台办,避免广泛猎巫。其三,争取台湾登陆「首来族」,举办以文化为主轴、淡化政治味的青年交流活动。
尤其第三点,显然收到很好的效果,因而引起一些人的戒心,乃策动侧翼、网红穷追猛打。亲绿的YouTuber在影片中,指责大陆以软性文化包装政治目的吸引台湾青年,强调两岸交流要「喊反共、喊中华民国、喊三民主义」才是真交流,否则就是统战。稍加思考便知,反弹愈强烈,愈证明鼓励台青登陆、推动青年交流做得有效,也证明淡化政治是对的。
反中派对两岸交流的激烈反弹,正说明宋涛促交流「化硬为软」见效。不过,陆方需要注意,当赖清德总统亲自操刀「中华民国论述」,以求贴近民意、争取认同、扩大团结时,陆方也需要解放思想,构思包含「中华民国是中国」内涵的两岸论述和共识性概念,许多长期困扰两岸沟通与政治互信的结构性问题当可迎刃而解。
有交流才有沟通,交流是互信的前提。宋涛力促两岸民间交流,为两岸关系带来活水,也给台海和平增添信心。两岸关系的终局解决需要「水到渠成」,「水」就是两岸交流,交流愈多、门开得愈大,两岸和平就愈有机会,战争风险就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