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报社评》创造重启两岸民间交流契机

旺报社评

自去年2月算起,两岸民间交流因疫情「中断」已超过20个月,这段期间适逢美中关系跌落谷底,台海上空前所未有地战云密布,两岸关系处于20多年来最困难的局面。大陆国家主席习近平重申两岸和平、国共两党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恢复电文往来,虽然为两岸关系的前景带来一丝微光,但两岸民间交流仍然必须及早恢复,首先须突破疫情的障碍,民间交流不是简单以「线上结合」的视讯会议就能奏效。

错过以疫苗扭转台湾民意

大陆国台办在最近一场例行记者会上,大谈近期对台政策的成果,诸如《31条》等惠台措施让上万名在陆台湾专业人士获得资格认证、今年下半年多省市举办涉台经贸活动、福建举行海峡青年节等。北京为在陆台胞热心服务、协调多个部委为台胞落实平等待遇,并透过举办各类展会、论坛为台商拓展商机,这些努力值得肯定,但如果把这些成果放在大的两岸交流之下,似乎显得平淡。两岸交流、融合的最终目的还是要让生活在台湾的老百姓有感,影响他们正面看待对岸,大陆过去做得到,为何现在就不容易了呢?

若回头来看,今年6月至8月,曾经是最好的契机。当时台湾陷于本土疫情爆发、蔓延的恐慌之中,再加上蔡政府迟迟拿不出疫苗、频频说谎被公众戳穿,高端疫苗又深陷炒股获利的信任危机之中,一些台湾人选择飞去美国打疫苗、避疫,而另一批民众则把目光转向对岸,期盼大陆能够设立「疫苗特区」,在出入境口岸免费提供台湾民众接种。一边是深陷泥淖的台湾,另一边是疫情控制得力、疫苗供应充足的大陆,当台湾民众有了亲身体会和比较,自然就会做出理性的选择。

很遗憾,大陆在内部防疫成本考量下并未接招,对台胞仍维持既有以入境隔离为前提的免费接种政策,而此时美、日伸出援手向台湾捐赠疫苗,缓解了蔡政府的燃眉之急。就在这一来一往之间,民进党的执政危机止损了,大陆自疫情后最有可能扭转台湾民意认知的时机错过了。在台湾这种民粹政治下,政治人物向来是「死后哪管洪水滔天」,不要问台湾接受美、日疫苗会付出什么代价,也不要问台湾民意现在如何看大陆疫苗,总之,错过就是错过了,能找准最佳时机掀动民意潮起潮落,才是最厉害的人。

开放台湾民众入境试点

现在又到了一个新的时间点。从台湾内部氛围来看,「删Q」初战告捷、「清昶」如火如荼推动,台湾民意正在自下而上地主动向民进党的「抗中保台」民粹说不;4大公投案通过的支持度可观、在野蓝白力量的认同度超过民进党,蔡政府施政的最后一块遮羞布,很快就要被台湾人民合力扯掉了。在这个时候,两岸议题究竟会成为压垮民进党的最后一根稻草,还是又一次变成绿营「捡到枪」逆转胜的闹剧,台湾多数民众无疑已经心有定数,但大陆任何一个方向的动作,都很可能带来完全不一样的结果。

解封、开放、释放利多应该是北京下一阶段最能得到台湾民心支持,也最有利于重塑两岸和平的方向。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变异病毒的确需要严防,北京冬奥会的防疫压力更大,但台湾疫情趋缓、第1剂疫苗覆盖率达7成后,大陆需要思考如何提供台湾民众赴大陆的最大便利。例如,能否在厦门、上海等地试点,让有抗体、核酸阴性的民众免隔离入境?再如,福建省可否考虑部分重启今年5月曾试行的台湾民众入境试点,或者在厦门的一些度假村、大型酒店设置封闭式两岸交流专区,供两岸民间团体举行经济、文教等交流活动?

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冲在第一线支持台湾参与联合国体系的动作可以判断,美中关系远没有恢复政治互信,民进党政府也会抓紧在最后的2年时间里将「抗中保台」、「联美反中」坚持到底,大陆未来任何的两岸开放政策必然会遭遇民进党的各种阻力、分化。不过,开放总比封闭好,释放善意总比扬言制裁好,大陆要站在顺民意、赢民心的一边,拿出智慧与魄力,创造重启两岸民间交流的契机,应是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