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报社评》习近平上海行力推制度型开放

社评

中共总书记习近平11月28日至12月2日赴上海考察,并举行规格极高的「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座谈会,大陆总理李强、常委蔡奇、副总理何立峰等多位高层陪同出席。习近平此行时间点相当关键,前有大陆召开金融工作会议、美中元首旧金山会晤,后有年底经济工作会议以及「二十届三中全会」,个中涵义值得深入探究。

突破中等收入陷阱

习近平在上海的公开行程主要聚焦金融、科技、民生三大主轴,连带巡视武警部队,基本符合外界对现阶段大陆情势的预判:首先,金融风险是大陆经济面临的最大隐患,有学者认为大陆恐陷入「失落30年」的日本困境。其次,美中关系短期内虽缓和,但美国「小院高墙」科技围堵战并未停歇,连带影响外资赴陆意愿。再次,疫后经济复苏艰难,民生问题愈加凸显,处理不当则动摇根基。

从官方的制式语言中捕捉北京的政治讯号,是一件需要考验功力的事情。尤其是近年来大陆面临愈来愈严峻的国际压力,当维护安全、防御风险的概念遍布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各个领域,民间不乏出现大陆全面「左转」的猜测和疑虑。因而在官方连篇累牍「硬话」中,隐藏着务实弹性的弦外之音,就格外值得重视。而习近平此行的关键词是「制度型开放」,这应是大陆未来10年深化改革的方向。

在长三角座谈会上,习近平表示要推进以制度型开放为重点的高水平对外开放,并在此主题下具体部署了四项重点:一是加快改革试点,二是加强自由贸易区建设,三是与「一带一路」融合,四是推进民营经济发展。此后,在新华社发布的上海行新闻稿中,习近平再次提出「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

1980年代以来大陆改革发放,重点是「开放」。正因为大陆要打开国门,所以才需要改革原本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大幅让渡政府权力,让外资和民营企业获得发展空间。而过去40多年对外开放,依次经历了人员开放、资金开放、土地开放、技术开放、市场开放,这才激活了大陆数以亿计的劳动力和购买力,最终令大陆成为世界工厂、世界市场,谱写令人惊叹的经济奇迹。

经济有周期,发展有瓶颈,外部环境也不会总是一帆风顺,此乃国家发展之常态,大陆也不例外。当大陆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辅以军事、科技快速成长,一方面国际社会对其观感发生变化,对大陆高科技门槛必然提高,对大陆竞争力更感焦虑,另方面大陆国内经济成长模式也亟需转型,既要告别土地和人口低成本红利,又要摆脱土地财政、避免金融虚胖。10年前大陆高层就提出「三期叠加」和「中等收入陷阱」等问题,至今尚待突破。

消弭民主威权之辨

因此,习近平藉考察上海、部署长三角发展的场合,提出「制度型开放」的重要命题,可以视为大陆对外开放的「升级版」,也就是在过去的人员、土地、资金、技术、市场开放的基础上,再推进制度开放,并展开配套改革措施。

制度开放的本质涵义有三点:第一,大陆自身制度必须要与现有国际体系对接、互通,至少要在保护私有产权上采行国际标准;第二,外资外企在大陆发展必须要一视同仁对待,大陆的制度不应对外企以及民营企业刻意设置障碍,造成「隐形天花板」;第三,大陆必须更深度参与国际制度和规则制定,参与国际组织改革。

制度开放不是简单的「放权」,在前所未有强调安全与监管的背景下,「开大门」的同时需及时设置「护栏」与「交通灯」。上海行之前,习近平在北京召开政治局会议、集体学习会的主题,都对此有所着墨,包括讨论制定《中国共产党领导外事工作条例》,并表示要加强涉外法治建设,完善公开透明的涉外法律体系,加强智慧财产权保护,维护外资企业合法权益。

若试做预测,只闻楼梯响的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很可能将「制度型开放」列为主轴。制度开放是大陆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关键,若能落实见效,大陆不仅有望激发新一轮发展潜力,包括台湾,国际社会也会逐渐降低对大陆制度的戒心,「民主威权之辨」将自然消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