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富先老论”,牵强附会的失当说辞
原新
近一段时间以来,随着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少子化、老龄化等趋势性特征,外界借此唱衰中国经济的声调渐高。其中一种论调即是,中国社会将面临“未富先老”的窘境,人口老龄化问题将阻碍中国的发展进程。这句话有两层逻辑错位,是牵强附会的失当说辞。首先,“老”与“富”都是动态变化的过程。动态地看,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过程,恰恰与经济社会高速增长和高质量发展相遇,我国社会呈现出的是“随老快富”特征。其次,何为“未富先老”的“窘境”,通常而言,指的是国家和社会的财富积累不足,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没有为老龄化社会做好准备。事实并非如此,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逐渐提高,我国已经逐渐形成包括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为主的多层次、多支柱新型养老保险体系,以及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等。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性问题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性问题,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是深刻持久的。从全球范围看,人口增速放缓和人口老龄化并非中国独有。2022年11月15日,世界人口达到80亿。全球人口从70亿增长到80亿花了约12年的时间,而从80亿到90亿则需要大约15年的时间(到2037年),这表明全球人口的总体增长速度正在放缓。全球人口正在步入老龄化阶段,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老龄人口数量和比例都在增加。联合国发布的《2022年世界人口展望》显示,65岁以上人口的占比增长速度已经超过65岁以下的人口,到2050年,全球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预计将从2022年的10%升至16%。
就中国而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长寿化与少子化叠加,由此带来的规律性结果就是人口老龄化。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2000年我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是0.88亿人,老龄化水平为7.0%,进入老龄化社会;2022年这一群体人数增长为2.10亿人,老龄化水平达到14.9%,进入中度老龄社会。根据联合国最新人口预测,我国人口老龄化还将进一步深化,2035年老年人口和老龄化水平分别为3.15亿人和22.5%,2050年增至3.95亿人和30.1%,迈入超老龄社会。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之一,老年人口数量最多,老龄化速度最快,应对人口老龄化任务最重。满足数量庞大的老年群众多方面需求、妥善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百姓福祉,需要我们下大气力来应对。
推进全社会向“快富”迈进
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居民收入的改善是积极应对老龄社会的基础性保障。“老”是人口发展规律使然,是我们需要面对的客观现实;而“富”却可以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得到快速提升。1978年,我国GDP总量仅有3679亿元,位居世界第11位;2000年突破10万亿元,上升至世界第6位;2010年超过40万亿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23年越过126万亿元,约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8%;近年来,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平均贡献率超过30%,一直是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
伴随经济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持续向好,我国成功由低收入国家跨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78年为171元,2009年突破1万元,2014年超过2万元,2023年达到39218元。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按现价美元,中国的人均国民总收入由1978年的230美元增加至2000年的940美元,农村人口的温饱问题得到基本解决;2021年增至11950美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我国跻身中高收入国家行列,正在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综合判断国家发展程度的人类发展指数(HDI),我国从1990年0.499升至2022年0.788,世界排名升至第75位,是自1990年全球首次测算该指数以来唯一从低人类发展水平跃升到高人类发展水平的国家。
人口老龄化进程与当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战略安排相耦合。中国经济由改革开放40年间年均约9.5%的高速增长步入年均5%—7%的中高速增长新常态,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动力转型,经济结构升级,经济质量提升,综合实力快速改善,社会形态转向“随老快富”。社会主要矛盾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经济社会的全面现代化夯实了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社会财富储备,将为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创造坚实的物质基础。通过扩大总量、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老龄化相适应;通过完善国民收入分配体系,优化政府、企业、居民之间的分配格局,稳步增加养老财富储备。健全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持续增进全体人民的福祉水平,推进全社会向“快富”挺进。
社会保障制度安排从有到优
社会保障制度是促进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水平提升的重要手段,社会保障能力、社会保障力度、社会保障程度是“快富”的有力支撑。我国社会保障经历了全面而深刻的制度变革,实现了从部分覆盖走向全民福祉的发展目标,不仅反映了人民民生福利的持续改善与社会权益的持续扩大,更折射出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与发展进步。目前,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救助、养老服务、长期照护保险等社会保障基本实现一体化,全民共享的福利制度框架已然成型。
截至2023年底,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10.66亿人,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建立了多支柱多层次基本养老保险体系架构。自2005年至2023年,国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已经连续19次为离退休老人提高养老金标准。截至2023年底,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约13.34亿人,参保覆盖面稳定在95%以上。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两大制度横向覆盖为基础,以大额医疗费用补助、补充医疗保险、大病保险、长期护理保险、医疗救助、医保帮扶六大政策纵向延伸为补充的“2+6”医疗保障制度体系已经建成。长期护理保险试点从2016年启动到2022年已经扩大到49个城市,参保人数1.70亿人,定点服务机构7679个,护理服务人员33.1万人,为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尊严生活提供保障。2023年末养老机构4.1万个,养老服务床位820.1万张,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正在完善。社会救助方面,2023年,全国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者4063万人,享受农村特困人员救助者435万人,得到临时救助者742万人,实现了应救尽救。
经济增长与社会保障相互促进,社会保障作为保障民生的基本制度安排,伴随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和政府投入的增加,已经从单纯的民生保障发展成为能够长久支持经济增长的重要机制,让更多发展成果惠及民生。社会保障具有二次分配的功能,通过转移支付直接增加城乡居民的即期收入,直接减轻乃至消除城乡居民在养老、医疗、贫困、失业、天灾人祸等方面的后顾之忧,进而减少其为应对未来生活风险的储蓄和资产配置,全面增进人民福祉,实现社会财富更加公平的再分配,推动共同富裕。这不仅增强了居民的消费信心,也提高了居民的消费能力,促进了消费增长与消费升级,使我国经济发展具有了恒久的动力,助力全民“快富”。
综上,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中国人口老龄化正在并将持续改变国家的人口结构、经济形态、社会保障、居民健康和城乡差距等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对中国社会“老”与“富”的关系需要全面的观察: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起步于温饱不足的低起点,在人口基数庞大和结构老龄化的基础上快速腾飞,由低收入国家跨入中高收入国家,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需求层次向好,人口素质改善,已经迈入信息化智能化时代,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同发达国家差距快速缩小,跨越式的经济发展是已经实现的奇迹和未来的道路,中国社会正在向“快富”迈进;另一方面,一个高质量的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的全面建成,追赶式的社会制度体系的完善是中国发展的自信,它将不仅能够不断增进全体人民的福祉,切实保障民生质量稳步提升,而且将促使整个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使之成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更加坚固和更加完善的制度保障。(作者是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南开大学老龄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