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不想生:全球男女「無子生活」更幸福?

示意图。所有想要孩子的人都一样,而所有不想要孩子的人各有各的道理。 图/法新社

▌本文为《为什么我们不想生:生与不生,哪一种人生选择更幸福?》(二十张,2022)书摘

编这本书时,我时常想起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Anna Karenina)开篇那句有关「幸福家庭」的名言,还想杜撰出一个翻版:

所有想要孩子的人都一样,而所有不想要孩子的人各有各的道理。

当然,托尔斯泰的原话也未必属实,因为幸福的家庭各式各样,不幸的家庭也可能由于各种不难想见、但都让人头昏脑胀的原因而不幸。不管是出于主动选择、环境影响或这两者皆有的因素,大部分人最终都会为人父母,我改写的理论版本也未必无懈可击。

不过,过去的数年间,我一直在思考这个议题,并越来越怀疑大部分人生儿育女的原因——屈指可数的那几点理由,大多是和传统意义上的生物规则有关,但或许都不能算是人们选择生小孩的真正动机。

我们这些选择不当父母的人多少有点像一神论者,或是移居到加州的外地人;我们倾向于走蜿蜒曲折、甚至常会带来痛苦的道路,向自己认定的终点前进。这是我编辑这本文集的原因之一。和很多文化推断截然相反的是:主动退出父母阵营的人并不是一个整体(再次重申:这本书讨论的是主观决定不生小孩,而非想生的时候生不了——那是完全不同的议题)。

示意图。有些人在多年犹疑不决后,意识到得先充分了解自己的必要性。还有些人自出生后就缺乏想生孩子的欲望,这种愿望的匮乏就像性倾向或性别意识一样生而有之且终生不改。 图/法新社

示意图。有关「无子女更自由」的讨论引发了轩然大波,这些讨论的重点在于让整个社会别再假设每个人都应该生儿育女——尽管如此,想要孩子的人终究会远多于不想要孩子的人。 图/美联社

我们既不是享乐主义者,也不是苦行僧。和大多数有孩子的人相比,我们的成长过程并没有让我们背负更多惨痛的心理创伤。我们不讨厌孩子(这一点竟然没人信,至今都让我震惊)。事实上,我们当中许多人都为别人的子女付出过大量时间和精力,让那些孩子的生活更丰富,并且反过来丰富了我们自己的生命。

这点可是有凭有据:和那些被幼童们围绕的父母相比,我们更乐于回馈社会——不仅仅因为我们有时间,还因为我们义务奉献一天后,总得把孩子送「回」他们的父母身边。

通读这本书里的文章,你会发现:从很多方面说,这些文章的共同主题就是没有共同性。放弃为人父母的决定让每一位作者心满意足——有些人甚至不只是满意,而是近乎狂喜,但没有一个人做出这个决定的过程与思路和另一个人完全相同。

有些人在多年犹疑不决后,意识到得先充分了解自己的必要性。还有些人自出生后就缺乏想生孩子的欲望,这种愿望的匮乏就像性倾向或性别意识一样生而有之且终生不改。还有少数人也曾热切向往生儿育女,但渐渐领悟到他们在追逐一个并不属于自己的梦——这个梦实际上属于他们的伴侣、家人、世俗意义上的家族文化。就如珍.赛佛(Jeanne Safer)一针见血指出的那样:她并不是真的想生孩子,她想要的是「想要生儿育女」的欲望。

读到这句话时,我激动得屏住了呼吸。曾几何时,我还没有悟出这一点,但现在我可以说(也写在珍的原稿的边缘空白处了):「这正是我曾有的感受!」得到这番洞见之前,我也曾非常努力地劝说自己想要什么,哪怕内心一直都很清楚那并不适合我。

示意图。和那些被幼童们围绕的父母相比,我们更乐于回馈社会——不仅仅因为我们有时间,还因为我们义务奉献一天后,总得把孩子送「回」他们的父母身边。 图/美联社

示意图。我们当中许多人都为别人的子女付出过大量时间和精力,让那些孩子的生活更丰富,并且反过来丰富了我们自己的生命。 图/路透社

不过,就算相劝多年的结果是一个婴孩的出现,也未必会有什么不妥。我有过乐于扶持我的丈夫,还有很多支持、爱护我的朋友。如果我有了孩子,我肯定会很爱他/她,那是毫无疑问的,而且那种爱是我不当母亲就无法体会的爱。但当我扪心自问——用当下的流行语来说,就是为最深处的自我本能「按赞」时,我终于意识到我最想要的,其实是去找到一些不同的途径,来探讨不要孩子的抉择。

我想让人们关注这种讨论,从夸夸其谈的陈腔滥调里把这个议题拉出来谈,因为那种泛泛而谈常常会把当了父母的人和不想当父母的人置于对立面,认定前者愿意自我牺牲、更成熟,而后者始终没走出青春期、过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人生。我想让大家看到:

说真的,背负混蛋恶名的始终都是不当父母的人。有些恶名是我们自找的。二〇一三年八月,《时代》杂志做了一组专题报导,封面上画着一对自得其乐的男女躺在沙滩上,上方的标题是「此生无子女:拥有一切,意味着没有孩子」(The Childfree Life: When Having It All Means Not Having Children),强调了一种最普遍的误解:有些人不要孩子,只是因为更想要昂贵的玩具、奢侈的度假。

在网路搜寻引擎上输入「无子」(childfree),你会发现无穷无尽的网页长篇累牍地炮轰「繁殖者」(breeders),还有一些自以为是的文章列表,都有「我宁可把钱花在Manolo Blahniks高跟鞋上」、「请看我家车库里的保时捷,那就是我不要孩子的理由」这类观点。

就连「无子」这个单字都有问题;没有孩子的人炮制出这个词,是为了区分故意不要孩子的人和那些不情不愿或并非出于主观意愿而没有孩子的人,但这个词走偏了,因而触怒了一些人——毕竟,通常放在字尾free前面的名词都是带有负面贬义色彩的,譬如无烟(smoke-free)和无麸质(gluten-free),但凭什么把孩子和香烟、会引发过敏的麸质归入一类呢?

一种最普遍的误解:有些人不要孩子,只是因为更想要昂贵的玩具、奢侈的度假。左为《时代》杂志「无子」专题封面,右为示意图,一名饮酒的模特儿。 图/《时代》杂志封面、法新社

关于生孩子与否的讨论,常常会把当了父母的人和不想当父母的人置于对立面,认定前者愿意自我牺牲、更成熟,而后者始终没走出青春期、过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人生。图为示意图,一名采购奶粉的妇女。 图/美联社

《时代》的文章刊出时(我要特别指出:和带有潜台词而走偏的封面相比,文章内容本身更沉稳、更客观),我刚好开始为这本书寻找作者。时间点简直太完美了。媒体在热议这个话题,但很显然,论争还有一段长路要走。有线电视台的主持人们在得知有些人不想要孩子时,会表示「震惊」(更圆滑的主持人会飞快地补充一句,「这倒不是说我在评断好坏」)。在网路上,有成千上万确信自己不要孩子的人,因为这个话题终于得到热议而表达了感恩之情,但「自私」、「肤浅」之类的伤人评语仍在评论页面屡见不鲜。

有天晚上,我偶然听到公共电台的广播节目上,有个听众打电话进来,说不生小孩是完全合法、值得赞赏的选择,但凭他的亲身感受所见,在当上父亲之前,他从未觉得生活如此充实——因此,他真心觉得不当父母的人的生命是不完整的、极其悲哀的。

如果说这本书要传递的最重要的讯息是生儿育女不见得适合,也不应该适合每一个人,那么,编辑这本书也让我学到了一点:不是每个人都能书写自己如何决定不为人父母的。我向很多作家发出了邀请(他们都曾在作品或访谈中表示或至少暗示过他们没有把生儿育女之事列为优先考虑的事项),但只有极少数人早已考虑过这个议题,并愿意立刻提笔。

有些人回复说,是的,他们没有孩子是刻意选择的结果,但对此没有太多思考,所以没什么有趣的观点可以写。还有些人告诉我,他们有很多话想说,但不能不担忧这样的文章可能会伤害某些家庭成员的感受。还有一位知名的小说家,众所周知他曾声称自己永远不要孩子,但他给我的回复竟是一张婴儿的照片:他刚刚有了一个儿子。

这就是为什么这本书里的十六篇文章都来之不易,堪称宝贵:它们敢于面对,思考深刻入微,带着毫无保留的坦诚,称颂生活中的挑战,这样的人生因其不同寻常而经常被称为「不忘初心」(这个说法常常会显得不太适当,但也没有更恰当的表述了)。大多数文章都很幽默,但不乏哀伤,偶尔会带点政治色彩,但都有个人特色;这些散文充分展示了一点:在这个世上,做一个负责任、有贡献甚而幸福快乐的成年人,并非只有一种途径。

示意图。生儿育女不见得适合,也不应该适合每一个人,也不是每个人都能书写自己如何决定不为人父母的。 图/美联社

示意图,非当事人。有个听众分享,说不生小孩是完全合法、值得赞赏的选择,但凭他的亲身感受所见,在当上父亲之前,他从未觉得生活如此充实。 图/法新社

这些散文的作者来自不同世代、不同地域、不同种族和文化背景。虽然彼此间存在诸多不同,他们却在一件事上完全一致:他们都是专业写作者。

有些作者会说,在有意选择不生小孩的广大人群中,一群作家并不那么有代表性(杰夫.戴尔[Geoff Dyer]在他那篇文章中就倨傲无礼地暗示过了)。毕竟,艺术家——尤其是作家——比常人更需要独处的时间。作家最渴望无人打扰,而孤独偏偏是很多人惧怕的。作家们甘愿接受没有固定收入的生活,而财务不稳定恰恰是大多数人尽可能避免的状况。更重要的是,如果艺术家很幸运,作品可以变成遗产流芳百世,而从理论上说,作品多少可以替代孩子,也多少减轻了艺术家必须养育孩子的压力。

我明白这一点。但事实上,作家就是以写作为职业的人,尽管有些作家可能很孤僻。他们负责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展现世界的复杂和矛盾。这本书的很多作者都在回顾自己对为人父母之事的感想时谈及自己的写作生活,但我认为没有哪位作者把「写作」和「孩子」对立起来,把不生小孩的原因归咎于写作——如果事情真的如此简单,他们也不用费神大书特书了。此外,大部分写作者和大部分非写作者一样,都想有孩子,也都生了。

有关「无子女更自由」的讨论引发了轩然大波,这些讨论的重点在于让整个社会别再假设每个人都应该生儿育女——尽管如此,想要孩子的人终究会远多于不想要孩子的人。对此,除了那些最会小题大作的人口过剩论激进分子,所有人都会说谢天谢地。

还有一点特别明显:本书的女性作者远远多于男性作者,确切的数字是十三比三。在我看来,这个比例多少说明:和女性相比,男性在生儿育女之事上(至少在孩子出生之前)鲜有严肃思考;而女性打自出生就要面临这个问题,并且在耳濡目染之下,一辈子都会对这件事有所思量。但我认为,在这本文集中收录男性的意见是很重要的。生儿育女之事太过频繁地被看成一种女性独有的议题。

但拒绝为人父的男人们也必须正视自己的各种偏见,比方说,他们认定自己无法对一个伴侣忠诚到底,或是希望无限期地延长自己的青春期,或是遇到合适的另一半后就会在爱的感召下(并且充满感恩地)成为居家好男人,哪怕会有点儿难以调教。

生儿育女之事太过频繁地被看成一种女性独有的议题,但拒绝为人父的男人们也必须正视自己的各种偏见。 图/路透社

《为什么我们不想生:生与不生,哪一种人生选择更幸福?》

作者: 梅根.达姆/主编

译者: 于是

出版社:二十张出版

出版日期:2022/11/30

内容简介:本书编者梅根.达姆点出,我们的社会往往认为自愿不生养孩子的人都是自私的享乐主义者。但实际上,选择不生孩子的人有各种各样的型态——事实上,他们的烦恼没有比较少,也有属于自己的课题。本书邀请了十六位来自不同世代、种族与文化背景的作家,分享他们对于生育、家庭乃至生命意义的思考。这群作家的共同之处在于,他们都或主动或被动地选择了不生小孩,但每个人做出此决定的过程、思路、感受都不相同——如果人生终将是一场单人的旅行,我们如何建立亲密关系,如何忠于当下自我的决定,并在日常生活中承担这一决定带来的挑战?无论我们属于生孩子这方、还是不生孩子这方,本书都将陪伴你一同探索,勇敢地走向生命中最好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