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大于快 供应链转移不可逆

如何在最新的变化中,寻找最大利益,对台商是个考验;如何从中缓解对自身经济的冲击,对中国大陆来说,更是首要的课题。

相较东南亚各国,中国仍有许多竞争优势,吸引供应链继续留在当地,只是除了劳工成本提高、逐渐淘汰高碳排行业等结构性的转型变化,近年来,有太多的内外部力量,牵扯着供应链螺丝钉们的情绪,这种不安定感,让企业是否撤离成为新问号。

外力方面,中美贸易战之于在中国供应链业者,犹如一股不可抗拒的拉力,政策意向加上攸关钱包的关税数字,促使诸多美系品牌商出手,要求供应体系业者必须迁移至越南等东南亚国家。

在中国内部,近两年连续发生的变数,让台商、外商心生疲惫,有了出走的想法。全国工总大陆事务组组长黄建群等业内人士认为,台厂目前最有感的部分,是政策的不确定性,当地措施颁布前的沟通不够,不单是2022年上海等地疫情封控,还包括2020年新冠疫情、2021年拉闸限电,政策变化波动相当大。

2020年大陆首波疫情缓和后,许多台商表示,有过这次经验,相信地方政府与企业都会有一套SOP(标准作业流程)应对;但两年之后的上海封城,俨然另一种模式,让厂商无所适从,也反映中国大陆的政治制度,对投资者的友善度不足,地方政府往往以最严格方式,来执行定下的政策方针。

近年来,中国大陆生产成本不断上升,而诸多外资对供应链的期待,却是「稳定」大于「快速」,给不出稳定承诺,吸引力势必进一步下降。海基会前副董事长高孔廉认为,供应链应做出调整,以在地化短链为主,并应多元配置生产基地、分散市场风险。

随着供应链的变化,厂商迁出中国大陆时有所闻,接下来要观察的部分,应放在内外动荡催化过程的速度。事实上,在外迁的选项之外,许多在中国大陆的中小企业,近年纷纷关停、改租,而高碳排、污染的传产企业主动迁移,是部分东南亚地区成为新投资地的原因之一。

长期来看,外资逐渐撤出,让多年来享受着外资红利的中国大陆,构成经济脚步放慢的挑战。强硬对抗趋势之外,增强自主化、收购外资技术厂房也是选项,借由转型高科技、低碳排环保产业,累积新的成长动能,才是应对产业链最新变化的可行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