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觀察者于國華/友善複利在人間:JIAMI呷米
疫情后停业的呷米餐厅,最近改名「JIAMI呷米友善餐厅」、在重庆南路重新开业。新装潢的空间比过去宽敞舒适,食物口味更为丰富。
呷米餐厅的食材,来自友善环境的农业生产者。图/呷米提供
美籍律师文鲁彬创办的呷米,规模不大,却是台湾有名的绿色餐厅。2002年,在台湾发展律师事业的文鲁彬确诊罹癌,只剩六个月生命。他移居花莲休养,借由充足的运动、睡眠和清净食物,十星期后奇迹地康复。为了回报台湾的救命之恩,他全力投入环保运动,关注台湾的食安和农业问题。2013年,文鲁彬和朋友创办呷米蔬食餐厅,他认为,透过餐厅推广友善生态的饮食,对环境保育和人民健康都有正面效果。
忙于环保运动的文鲁彬无暇照顾呷米,连年亏损。任职国际药厂高管的创始股东王淑珍,自告奋勇接下呷米。王淑珍心想,这样规模的餐厅,两个月足以转亏为盈。但她全心投入了三年,呷米终于出现财务转机;但疫情、租约到期等接续的打击,让努力全部归零。
呷米经营者王淑珍(右)热心向客人讲说食材与生态的关系。图/于国华提供
王淑珍勤跑产地选购食材,认识许多小农。为着小农朋友的生计和期待,她决心再拚一次,于是有了现在的新呷米。她笑着说,店租贵、食材成本高、售价又要亲民,不必计算就知道很难经营。
「复利的致富公式,是投入本金、等待时间带来财富。但我做呷米,钱投进去了,复利不在我的帐上,而在社会。」拥有医检师执照和金融证照的王淑珍,分析着呷米「获利不必在我」的财务算盘。
呷米友善餐厅用食物支持小农、友善环境。图/呷米提供
延续本地、无毒、友善的食材使用原则,呷米请了两位主厨:专长义大利料理、调酒、咖啡、烘焙的陈营豪,以及拥有蓝带厨艺证书、擅长法式料理和甜点的宗山。带着潇洒文青气息的营豪,曾经拥有四家餐厅、也在国际酒店厨房任职主管。他说,来呷米学习最多的,是重新思考对待食材的态度。
呷米餐厅主厨陈营豪(左)拜访邱家兄弟生态养殖场主人邱经尧。图/呷米提供
「在饭店厨房,最好、最漂亮的菜打个电话就来。在呷米,不论食材大小美丑,都要发挥最大功能」。营豪说,绿色餐饮是未来趋势,但大型酒店很难跟上;这是他来到呷米的原因。
呷米餐厅主厨陈营豪(右)向洲南盐场主人蔡炅樵学习日晒盐风味。图/呷米提供
在呷米,烹调手法为了彰显食材原味;许多客人喜欢老面发酵面包、松露马铃薯等单纯的好风味。王淑珍经常和厨师拜访生产者,选用不同产地的食材,例如富里乡马里旺部落「游谷契」有机米,嘉义邱家兄弟自然生态养殖鱼,香草野园农场有机生菜和放牧鸡蛋等。王淑珍也和嘉义布袋的洲南盐场合作,开发联名款专属盐花供呷米使用。
王淑珍存在银行的财富,兑换成呷米的投资,成为「友善社会的复利」。她让我了解,环境永续创造的资产价值,不是帐面上的会计盈余,而是趋动社会善良循环所产生的共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