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要度難關 應由國會改革做起

行政院长陈建仁(左)和海委会主委管碧玲在立法院备询。记者邱德祥/摄影

国民党立委翁晓玲一日在立法院施政总质询称五二○前是「看守内阁」不应推动重大政策。此说法不被行政院长陈建仁接受,陈并反呛「请问哪一个法律有写看守政府?」「妳今天是在浪费时间」;内政委员会召委高金素梅排定四日进行「金门撞船案」专案报告,海委会主委管碧玲不满报告名称,并擅自更改为「取缔大陆籍快艇事故案」。以上两事件看似无关,实质上却都是政府官员不尊重国会的言行表现。

对民进党政府长期藐视民意,国民党立院党团已决定提出国会改革法案,除将推动总统到立法院国情报告常态化,也会纳入国会听证权,并禁止行政官员反质询;此外,民众党也提出相关的国会改革法案。

立法院为我国最高民意机关,也常是国人高度关注的政治中心,因此地位十分重要。而举凡涉及行政与立法两部门的密切互动,都会牵引「宪政体制」与「政党制度」未来的良窳发展。

然而近年来,我国国会的表现,却令多数民众失望。主要原因在于蔡政府掌控下的立法院,不仅立法独裁,只会通过有利于民进党的法案,并全力封杀在野党的提案;尤有甚者,前行政院长更是态度高傲,常出言羞辱在野党立委,使得整个政府及国会专业形象严重受损。

行政权不尊重立法权,国会功能不彰,再加上朝野政党的长期对立;如此结果,我国朝野政党当然就无法齐心合作,遑论及时处理国家重大突发事件,例如此次大陆违法越界快艇翻覆的争议事件,至今不但无法平息,反而愈滚愈大,造成国安的可能危机。

美国知名学者任雪丽(Shelley Rigger)早于二○○四年即指出民主化后的台湾内部政治,正面临四大严重问题,却难以有效解决:

一、分裂政府造成行政与立法僵局。

二、政党间谈判与妥协失败。

三、缺乏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

四、极端的泛政治化与党派化使政府动弹不得,甚至无法应付国家危机。

虽然任雪丽提出上述观察论点的时空环境是在民进党的第一次执政时期,即使后来台湾再经过国民党与民进党的两次政党轮替,但前述问题依然并未明显改善或彻底解决。

五月廿日后,台湾将呈现「少数总统、少数国会」的新政治局面。在三党不过半、朝小野大的情势下,不论是由国民党或民众党所提出的国会改革法案,民进党除不能置身于事外,甚至更应积极参与,方能让政府的行政效率与国会功能运作顺遂并发挥功效。

总而言之,当前国际政治情势以及美中关系都已大幅改变、不同以往,研判今年底美国总统大选后,台湾面临的国际挑战将愈来愈多。为了保护国家利益与人民福祉,朝野政党有责任必须共同努力合作,才能度过各种难关;但如何向国际社会展现台湾人民的团结实力?当务之急,就应由国会改革方案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