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耻课纲 区桂芝:没有文本 失去引导依据

北一女中国文老师区桂芝表示,对于108课纲的问题,教育部的回应仅一句从生活中实践,如今文言文课纲大幅删除,文本都没有了,又该怎么引导学生往正途发展。(本报资料照片)

北一女中国文老师区桂芝批评108课纲去中国化,大量删减文言文,尤其删掉明末清初学者顾炎武《廉耻》,让学生不再思考,「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这是无耻课纲」。教育部长潘文忠亲上火线澄清,108课纲的推出,是希望让学生有思辨机会,能于生活中实践落实,而非以背诵的方式来学习,并强调108课纲并没有舍去文言文,也没有废除礼义廉耻。

对此区桂芝8日受访再度强力抨击,「能够引导文本都没有,该怎么实践?」区更强调,自己从来没有说廉耻是背诵就可以去做的,而是要透过文章去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老师只是引路人,但如今连文本都没有,就会失去重要依据。

区桂芝表示,她之所以把话说得很重,目的也是希望引起注意,「现在不只政坛不廉不耻的人太多,整个社会做到廉耻的人更少,老师也失去管教学生的权利,动不动就会被告」。而对于108课纲的问题,教育部的回应仅一句从生活中实践,如今文言文课纲大幅删除,文本都没有了,又该怎么引导学生往正途发展。

区桂芝说,希望教育部提出实际作法,匡正学生与社会的礼义廉耻等价值观,再来就是恢复并提高文言文比例,因为古文涵盖的思想哲学,蕴藏着许多生活实践的真理,透过学习才能对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效果,呼吁教育部与政府正视。

对于区桂芝的强力指控,潘文忠8日也提出回应,强调教育部与108课纲都没有废止礼义廉耻,108课纲的规画不仅是以培养自发、互动、共好的公民作为教学目标,也希望透过思辨及在生活实践的方式,让学子实践礼义廉耻等价值观。

而就文言文的部分,潘文忠提到,以高中国文课本为例,所有版本几乎都有关于品德修养的内容,像是翰林版高一国文课本,特别采用《论语》与学生讨论品德与修养,高二国文课本也透过《孟子》来探讨,内容都是有关信善与品德的建立,还有仁心人正等主题,其他版本也都有类似的内容。

潘文忠强调,在108课纲的高中国文课当中,文言文占有一定比例,其中在高中国语文领域,古文占一定比例,3年课数的比例要达到35%到45%,108课纲没有舍去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