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中出身最低而且是捡漏的开国皇帝——后汉高祖刘知远

刘知远这个皇帝真的很幸运,可能是史上最幸运的开国皇帝,你也可以说成是捡漏,但捡漏是一门技术,也需要时机与运气缺一不可,刘知远却能审时度势,将一手烂牌运用得炉火纯青,也算是极有能力和本事。但《旧五代史》其评价不高,就认为他是“虽有应运之名,而未睹为君之德也。”那意思就是说,刘知远只不过机会太好,被天上掉下来的大馅饼砸到了脑袋而已,实际上根本就看不出他有什么当皇帝的水平。

刘知远,和后唐的李存勖一样,也是沙陀族出身。可从小在中原长大,已经是彻底汉化了,自小为人沉稳庄重,沉默寡言,自幼被人贩卖为奴隶,由于实在是过不下去了,这才当了大头兵,自幼在李克用的养子李嗣源(后唐明宗)处当军卒,在这里刘知远遇到了他政治生涯中的最大贵人,此人就是石敬瑭。

在几次战斗中,刘知远不顾自己的生死安危,两次救护石敬瑭脱难。石敬瑭对此十分感激,要知道,在五代十国这样一个乱世,到处都充满了背叛,良知被踩在脚下,背叛与出卖成为主流、在这个阴谋横行的时代,刘知远的这种操作又是何等的可贵,石敬瑭能遇到刘知远是该有多么的不容易,因此石敬瑭将刘知远视为心腹,一步步给提拔起来做牙门都校。

而后刘知远一步步开始高升,移镇汶阳,被石敬瑭升任马步军都指挥使。许州节度使、太原留守,公元936年,石敬瑭得助于刘知远等人谋划,假借契丹军的力量,消灭后唐,石敬瑭在太原称帝,建立了后晋,是为晋高祖。刘知远升职到检校太傅、太原留守,河东节度使一职,然而,面对石敬瑭又是自称是儿皇帝,又是割让契丹燕云十六州的行为,刘知远十分不屑,他表示:对契丹称臣就可以了,当儿子就太过分了,而且可以多送些金帛,但是不必以割地去报答契丹的恩情,割地会造成将来后患无穷。但石敬瑭没听。

公元942年,石敬瑭驾崩,石重贵继位。石重贵继位后自然不愿意向契丹皇帝耶律德光称臣纳贡,但就此引发契丹军南下后晋亡国。公元947年正月初一,耶律德光在汴梁登基为皇帝,而此时的刘知远却按兵不动,他在等待时机,也就是在捡漏,但捡漏是一门技术。这不仅需要时机,更需要实力。耶律德光在登基的时候,刘知远派心腹去朝贺并表示归顺。耶律德光诏令褒扬嘉奖,称刘知远为儿子。而当心腹偷偷刘知远,耶律德光的地位不稳,刘知远立即知道他的时机到了。

公元947年二月十二日,河东行军司马张彦威等人认为中无主,而刘知远的威望日益隆盛,一致劝进他登基,刘知远假意推辞三次之后,刘知远才在太原称帝,建立了后汉政权。刘知远把自己的新朝命名为“汉”,一来是表明自己这是汉人的朝廷,可以让天下人归心;二来他以汉高祖刘邦的后裔自诩,表示自己根红苗正。接着,刘知远下诏与契丹作战,这一提议得到拥护,让刘知远拥有了巨大感召力。不仅如此,刘知远则一改五代时期靠搜刮民财犒劳军队的惯例,他拿出宫中所有财物赏赐将士,这一招果然为他赢得了一大片民心,晋朝旧臣纷纷投诚归附。

随后,刘知远进入开封后听取郭威“由汾水南下取河南、进而图天下”的策略,在契丹撤兵后,他很快就发兵拿下洛阳和汴京,彻底控制了中原地区。刘知远完成了从一个奴隶到皇帝的惊人跨越,完成了一个人间的奇迹。然而就在刘知远登基当年,也就是948年,刘知远因长子刘承训之死而病重。可以说,长子的突然去世,让刘知远痛惜不已,这世上,最痛苦的事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这也是后汉国祚不长的一个主要原因。

刘知远在位仅仅一年时间。临终之际,召史弘肇、王章、苏逢吉、郭威等人托孤,公元948年刘知远寿终正寝,传位给了儿子刘承祐。但刘承祐在位三年就被被篡位,后汉两代帝王国祚仅为四年,这短暂的国祚在五代中坐稳了第一名。

整个五代时期,基本上就是一部武将们背主篡位的连续剧。李嗣源的部将石敬瑭篡唐,石敬瑭的部将刘知远取代后晋,刘知远的部将郭威又建立后周,郭威的部将赵匡胤建立大宋。一帮军头们如同俄罗斯套娃一般,反复地上演着同一出戏码,剧本都不带换的,直到赵匡胤最后终结了这个恶性循环。

我是清水阿娇,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