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戈:实体,突围!
12月28日,由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本站财经、本站财经智库联合主办的“2023本站经济学家年会”在北京举行。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总裁助理伍戈发表主题演讲。
以下为演讲正文:
我们对于明年经济基本面政策以及资产配置的看法,关键词叫突围。
突围,不是走出去,而是我们需要突破、需要力量。这个力量来自于什么,这个我们今天需要探索的话题。
在过去的三年,我们最大的经济基本面,不是财政政策不是货币政策而是疫情。比如说奥密克戎,今年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这个病毒是在变异的,变成什么样子,至少从我们看到达峰时间而言,达峰时间越来越短。如果从一季度当时奥密克戎需要一个达峰需要70天,现在四季度奥密克戎也许只需要25天,也许北京现在已经达峰了。这么快达峰,也许对我们医疗,对老年人保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这是目前党中央、国务院努力应对或者努力想解决的问题。从经济的基本面而言,这么快达峰,也许我们能够更早从疫情中间走出来。
亚洲国家如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疫情防疫优化之后,面临什么场景呢?首先防疫优化之后,将近两个月左右消费二次探底,这种感觉和现在有点类似的。除了消费以外,生产也是如此,这些国家宣布疫情之后,有两个月时间劳动参与率下降的,或许大家在发烧,或者发烧等待的路上。过了两个月,劳动参与率有了显著的抬升。
或许这带有一定的规律性质。这样的情况之下,价格也是有变化的,虽然目前对业态低迷表现悲观的情绪,亚洲经济体疫情放松之后,某些价格是上升的,这些上升我们觉得只要不是恶性通胀,这种价格上升的过程,恰恰代表被过去压抑价格的反弹或者修复,这样价格过程中间,有很多行业客观上会出现一些价格的反弹,这些行业具有强大的相似特征,过去疫情放松一年以来,很多领域是能够很直观的看到有共性的抬升。
现在状况如何,中央出台了很多政策,针对房企三支箭,对股权债权信贷支撑,这些政策有没有作用,客观的讲有一定作用。出台政策以后有边际的下降,也许在高位,也许力度不够,但是我们看到一丝曙光,房地产需求端依旧低迷,老百姓按揭贷款依然处于高位。
我们知道对于整个房地产市场而言,最重要的也许不是房企纾困,房地产资金来源能不能不断的形成,有三大力量掣肘销售:
第一,房企风险,房企交不了房,老百姓把所有的财富都用在了买房子上,最后告诉他房企交不了房。
第二,需求端,我们在北京在上海,要改善性住房,到底能不能得以实现?我们生二胎三胎,换一个大房子是否能成功,我们在北京换第二套房,几乎百分之百付款,有谁付的起百分之百的金额,需求端的政策,依然在一定程度上对很多地区房地产,特别是二三四线城市有一定的约束。
第三,老百姓的收入。过去大家买房子,觉得职业生涯是稳定的,愿意买房子,未来是下岗是失业,奖金锐减的话怎么买房呢?
我们面临三重压力,未来会不会变化呢?我们答案是或许有边际上的改善,比如说房企风险,随着三支箭之后,风险可能会下降。
需求端呢?我们带有期待。最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透露出信息,还是值得期待的。
另外是老百姓收入。按照亚洲国家的经验和规律,老百姓收入有所边际的回升,但强度有所商榷。
目前掣肘房地产销售三大形势而言,依然严峻。我们仍然抱有一丝希望,房地产在明年未必成为掣肘经济的领域。重新认识房地产是国民经济支柱行业很重要的内容。
另外一个方面,在2023年大家或许有所期待就是消费。消费要起来,取决于收入,哪怕过去高补贴的国家,恢复正常之后,真正影响消费是收入的水平,除了收入之外还有意愿。亚洲这些国家,疫情优化过去一年来看,消费意愿是有所抬升,但可能基于亚洲国家的特性,抬升的幅度有限。
伍戈:今年的消费趋势值得期待,但回不到疫情前(来源:C位观察)
目前我们认为中国的消费关键是明年二季度,疫情的风过了之后,二季度场景打开,很多可选消费还是有一个回升过程,是不是猛烈,取决于大家未来经济预期——经济增长速度是不是足够猛烈,如果足够猛烈前期预防性储蓄转换为消费,如果只是温和增长,比如说我们假设明年是实现5%左右的增速,这属于比较温和的增长,因为我们还要排除今年极低基数,所以在温和的增长情况下,历史上高储蓄率都会很温和转化为消费,所以我们认为消费的趋势抬升,明年还是值得期待的,我们也不认为能够回到疫情之前,因为毕竟我们还有一些疤痕。
这样的背景下,大家看外部,经历了两个月左右的出口负增长,出口明年大概率是负增长。负增长对经济不是好事情,对股票市场而言未必是坏事情,出口负的时期,大概率对应风险偏好,权益类价格提升,背后是偶然还是必然,我们认为偶然背后有必然,为什么外需不好,国内过去历史上股票市场上反而变的好,原因在于出口为负的时候,我们大概率看到历史上宏观杠杆率的上升,国际货币条件宽松,这种环境客观上有利于我们国内权益类的风险偏好上升。
最后谈一谈资本市场。股票市场或者说债券市场在防疫优化之后,会不会一定会有积极变化?疫情已经没了,股票不上涨吗?
亚洲这些经济体的股票一定上涨吗?图像告诉我们,未必,有些可能会下降。我们买股票买的是什么,买的是企业、买的是预期企业未来能不能赚钱。疫情优化之后,没有政策支持,老百姓一直低迷,资产负债表衰退,即使疫情消退之后,股票怎么能涨呢?必要条件并不代表充分条件,我们期待的是既有必要条件,还可以看到充分条件。充分条件是什么?是我们经济基本面、是老百姓预期。
历史上我们可以看到,每当社会融资规模,货币数据积极抬升的时候,大概率伴随着股票市场指数上升,不是100%,70%概率还是有的,货币社融是什么,是贷款是发债,为什么申请贷款为什么发债,预期未来投资回报率才愿意发债贷款,社融本身是未来的预期,和我们A股市场上买股票逻辑是一样的。
可以看到,宏观的预期和微观预期本质是一致的,基于刚才的探索,对货币对社融怎么看,明年上半年随着增量政策落地,我们大概率至少明年上半年货币社融有趋势性抬升的过程,对于A股风险偏好,我个人理解还是有帮助的,明年下半年可能有所收敛。
最后我谈谈有关价格以及利率和债权的看法,看未来的通胀,货币是非常关键的,疫情期间中国货币是不是有所超发,引至未来得通胀呢?也许有那么一点点,不那么多,和武汉疫情相比,08年次贷危机相比,有那么一点,总体是温和的,影响不会太大,也不会像欧美国家一样,出现劳动力短缺。
中国的物价上涨会像其它亚洲经济体那样,在疫后自然修复过程中,天然有自我修复过程,这个过程也许不那么强烈,也许通胀水平在2%,也许不能引至央行积极收紧。我们担心市场利率有可能有上升的空间,我们如果观察短期的银行间资金市场的利率,历史上对GDP产生反应,对核心CPI产生反应,明年银行间市场利率还是有中枢上升的可能性。折射到国家的利率,或许有类似的影响。由于中国潜在经济增速客观上讲还是下降的,老龄化在加速,后疫情时代可能有修复,但是还可能有消费意愿不足等疤痕效应,我们觉得中国名义GDP明年恢复不到疫情之前,或者离疫情之前有差距,使得我们的利率端,资金端的利率,在2022年的低基础上有一定的抬升,真正的修复,比疫前水平还有差距。
我用两句话总结一下我们的看法。当我们期待未来憧憬未来的时候,我们如何从主观的情绪中间走出来,我们觉得还是在一定程度上把握规律,这个规律既包括病毒的规律,特别是其他国家走过疫情时候,他们的经济、政策、资本市场可能出现规律性的特征,这是值得我们明年借鉴和学习的,另一方面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能不能把握中国的规律,如果我们能够把这两个规律结合在一起,可能能够为明年做一个更完整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