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木落灰成釉 形塑自然风景

陈美华创作《风景》系列,借由桃竹苗特产相思木,以1200度柴烧表现出落灰粗犷质感。(陈美华提供)

陶艺家陈美华结合书法与漂流木,展现苗栗苑里华陶窑独特的相思木柴烧,完整呈现出柴烧火痕、胚体与落灰自然结合的灰釉质感,「华陶窑—台湾在地美学、人文园林」一共展出50多幅作品,即日起至5月17日在台东美术馆展出。

陈美华生于1958年,静宜大学国贸系毕业后,曾任职贸易与建设公司,27岁开始接触陶艺,师事陶艺家陈正勋,成为专职陶艺创作者,代表作品《风景四季》系列,包括《赏秋》、《寒冬》和《消暑》等多件作品收藏于莺歌陶瓷博物馆。目前是华陶窑驻窑艺术家与顾问。

「一开始接触陶,觉得土摸起来软软、脏脏的,有点害怕,但是接触久了,发现我可以用泥土自由形塑心中意念。」

自承不太会表达的陈美华,一头栽入陶土的世界,「大概承袭自祖母的蔺草编织技术,我们全家都有喜欢动手做的灵魂。」

陈美华说,窑烧是集体的创作,而华陶窑一直坚持用桃竹苗特产的相思木柴烧,从自然出发,也回归自然,「土透过火的淬炼,拥有千变万化的质感,可能很温润,也可能很粗犷,我选用10年以上木材,可以产生独特的相思木落灰。」

展览以柴烧陶艺作品为主,大多为花器,还有少数茶杯与家居布置,陈美华说,展览是华陶窑理念的缩影,「我们认为每一个人即使生活在不同土地上,都会产生自己的在地美学,而每个人若能疼惜自己生长的土地,那这个世界就没有荒芜。」

《风景》系列则是陈美华最喜欢的作品,它为立体三角锥状,下方连结一块偶然掉落的耐火砖,表面则呈现落灰的粗糙质感,「作品传达我最喜爱的台湾沿岸风景,就像经年遭受风和海淬砺的巨石,拥有粗犷的美感,展现大自然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