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水力發電 環境部擬依河川基流量為環評門檻

环境部研拟规范一定河川基流量以上的小水力发电需环评,预计6月底前预告。环团认为,每条河川都是独立系统,应各自评估;学者建议灌渠、污水处理设施也可评估设小水力发电。

环境部现正研拟关于太阳光电、地热、小水力发电等开发行为纳入环境影响评估的准则,如光电在山坡地、特定农业区等在一定规模以上需纳环评。环境部环境保护司长蔡孟裕告诉中央社记者,在小水力发电部分,将依河川基流量做为是否环评的标准。

经济部水利署于网站公布台湾河川小水力潜能地点共47处及2处灌溉渠道地点;另外农田水利署各管理处小水力发电潜力场址共13处。蔡孟裕说,若依目前的标准,不一定每一处都会需要进入环评;预计6月底之前就会正式预告草案,预告后仍有讨论空间。

台湾河溪网协会秘书长邹明轩告诉中央社记者,目前环评法的生态基流量为固定标准,但溪水整年的丰枯状况起起伏伏,河川基流量不是一致性标准,每条河川都是独立系统,应该视各自环境模拟来评估。

邹明轩指出,现在台湾可能对保育类物种会比较关心,但国外已经着重生物多样性、进而是栖地、整体生态系维护等;所以应该设想不只是减轻对物种的影响,而是如何减少栖地破坏。

国立成功大学水利及海洋工程学系教授孙建平告诉中央社记者,既有的水力发电就是用高低差、堰坝的方式运作,但高低差不论是5公尺、10公尺,甚至2公尺可能对生物都会有影响。

孙建平说,堰坝阻隔、水流的多寡,可能造成连接性的障碍。他进一步解释,如低水量时,水中生物不易移动,或是上下游之间可能就产生阻碍;而溪流中可能出现涡流、流速不稳等情形,这都代表连接性出了问题。

孙建平认为,河川基流量在台湾可能会被简化,以为基流量就是「最小流量」,但「流量是动态的」,事实上不同的时节,生物都有不同流量的需求,如产卵等;用基流量做为生态维系的方式,可能让下游的环境单一化,对生物、环境都有一定影响。

孙建平提到,一些既有的人造设施或许是可以设置小水力发电的思考方向,如灌渠、排渠,或是污水处理设施等,虽然可能在发电效能、规模受到限制,但相对来说对环境的影响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