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校拚转型 开放学区人数回流

新竹县竹北地区学生数爆量,县府持续增建新校舍,但反观人数低于50人的偏乡小校却恐面临关门命运,必须转型拚学生数。(新竹县政府提供/邱立雅竹县传真)

新竹县城乡展不均,竹北市频盖校、扩校,但「不山不市」的其他乡镇小校却因人口流失恐面临关闭命运,目前新竹县有16所国中小学的学生数低于50人,为因应教育部转型计划,多所小校申请开放学区,设籍竹县的学子均可跨区就读,而选择大学区制的小学生,国中返回原户籍地国中,总量管制的排序也不会受到影响。

新竹县人口呈现正成长,主要分布在竹北地区,近年来新生入学都挤爆,今年嘉丰国小、胜利国中将招收第1届新生,县府正规画筹设文中二、文小三,六家高中的高中部也有扩校计划。但反观县内其他乡镇小校,却面临少子化窘境。

新竹县教育局根据中央法规修订将整并50人以下小校,并要提出3年转型计划,自前年底起连续2年举办转型论坛。教育局长杨郡慈指出,举办转型论坛是为支持小型学校转型,也尊重家长的教育选择权。

转型论坛对于提高入学率的解方中,包括开放大学区制,去年起开放50人以下国中小申请大学区,包关西镇玉山、太平国小等共15所学校,111学年度至112学年度再新增横山沙坑、田寮国小等7校,不受原画订学区限制,只要设籍竹县的学童皆可申请入学就读。

许多家长担心若就读大学区制学校,是否影响未来返回原户籍地就读国中的排名,杨郡慈解释,目前总量管制相关规定,让该行政区毕业国小学生优先就读,但选择就读大学区制国小,届时返回学区内就读国中,排序比照该学区国小毕业生,不会影响学生就学权益。

「新竹县已有部分学校成功转型、人数回流。」杨郡慈表示,目前可看到包括五龙国小、玉山国小等校转型相当成功,除了学生人数回流,最重要的是学校在课程上有不一样的发展。

首度申请开放学区的沙坑国小校长余志鸿表示,小校积极开设特色课程、与他校结盟,学生也能接受更细致的照顾,此外学校也积极与邻近其他小校结为联盟,让教师间有更多交流互动,最终受惠者仍然是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