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命名 陈树菊、孙维新、郑崇华入列

中央大学鹿林天文台从2002年发现第一颗小行星以来,迄今发现超过800颗,并为其中100多颗完成命名台东爱心菜贩陈树菊、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馆长孙维新及台达创办人郑崇华等人,在天上都有一颗以他们名字命名的小行星。

鹿林天文台发现的800多颗小行星,主要位于木星火星之间。中央大学近日出版《小行星的故事》一书,收录了40颗小行星命名的故事,期让更多人认识宇宙天文的奥秘,并彰显出台湾美好的价值

鹿林天文台在2008年10月20日发现编号278986的小行星,为了表彰陈树菊的善行义举,就将此小行星命名为「陈树菊 Chenshuchu」,向世界展现台湾「最美人心」。

陈树菊平凡的人生有不凡的经历,她因早年困苦且生病母亲弟弟曾受到外界帮忙,继由发下宏愿,要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去帮助更多人。她将每天辛苦卖菜省下的1000多万元,帮助认养孤儿、盖图书馆及帮助偏乡医疗等。

鹿林天文台在2006年11月12日发现185364号小行星,命名为「孙维新 Sunweihsin」,表彰孙维新对台湾天文发展贡献。孙维新是台湾天文族的领军人物,他对天文的推广,从校际学子间到社会普罗大众,不遗余力。

孙维新的天文观测研究,是站在台湾探看世界。他曾促成台湾和大陆国家天文台合作,2004年起进行青藏高原天文台选址建站10年计划,2007年西藏阿里物玛地区建立天文台,并于2011年开始观测,该天文台可在台湾进行遥控

鹿林天文台2006年4月1日发现168126号小行星,命名为「郑崇华 Chengbruce」,首次以台湾企业家为名的小行星,表彰郑崇华追求环境永续、善尽绿色公民社会责任的努力。

热爱天文的郑崇华说,「星星比人生命要长久」。他回忆,早年只身来台就读国立台中第一高级中学初中部,当其他同学于长假返乡过节时,他经常独坐在学校操场,仰望星空。孤独的男孩,对照无垠的星空,何其渺小、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