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文凌/疫情升温急诊真的会满载吗
▲一旦重大灾难发生,因为急诊医师及一般科医师之不足,医疗恐将崩溃。(图/记者李毓康摄)
当新冠肺炎以排山倒海之姿,杀的全世界哀鸿遍野之际,除了烧不尽的火,响不完的警铃外,几乎各国都会听到「医疗崩溃」。只见急诊室外绵延不尽的救护车,一张张进不了急诊门的推床,更远的是打不通的电话。急诊门外是一张张显露着焦急期待的脸,门内则是一件件被汗水湿透的防护衣,门内外都有着共同的心声—绝望。
不论是先进国家的美国,或是有着数亿文盲的印度,乃至文明大陆的欧洲,通通因为新冠肺炎而导致医疗崩溃。其实也不难理解。表浅的讲,病人太多了,或突然暴增,所以医师不够。虽然印度每万人只有7个医师,医师太少了,但是美国可是24.5,德国可是38 .9,又如何会医疗崩溃呢?
医疗崩溃更深层的理由是,「医师流动性」不足。怎么说呢?急诊室需要的是一般科基础的医师。什么都会看,什么都能看的急诊专科医师,工作是救急,重视的是广度,而非长期且深度诊疗,但由于科技进步,医疗分工愈细,更多的医师进入专科医师领域,愈来愈多的医师从事愈来愈小的领域,基本上也无法再返回一般科领域,因此如急诊医师这般十二项全能之医师,则是严重不足。
或有好事者说,把专科医师调去急诊不就好了啊。不幸的是,医师除了穿一样的白色外袍外,会做的工作是相差十万八千里的。举例来说:外科医师几乎已经忘记听筒长什么样?心音声及心电图如何?胸部X光片何时是浸润等等。另外,要求内科医师判断何时是急性腹部急症?肾结石该打针或该手术?或是骨科感染是该手术或打针等等。这些均是强人所难,且会造成病人灾难性影响的。
制度面上观之,急诊室真的会满载,而且只要重大灾难一发生,几乎就立刻超过负荷。当然,今日医疗院所几乎都有大灾难支援方案,但是仅限于短时、有限度的时段,一旦如新冠肺炎疫情为时数周乃至数月,急诊必然崩溃,接着专科医师崩溃的更快,最后医疗院所也会崩溃。该怎么办呢?其实国家不须过多专科医师,多数时候,一般科医师才是真正扛起守护民众健康的责任。国家必须在政策面上落实这样的作法,否则面对愈来愈纷扰的世界,我们只会愈来愈无助。
好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