ㄅㄆㄇ注音怎么来? 国民党公布元老吴稚晖手书

▲1919年政府颁布注音符号字母表。(图/国民党文传会提供)

记者赖映秀台北报导

音符号是台湾人学习中文发音的共同记忆,但很少人知道「注音符号」是怎么来的,国民党党史整理资料发现,党内元老吴稚晖留下不少当初设计注音符号的底本样张与试写,筛选掉3个方言拼音后,在1919年后陆续公布现在使用的注音符号系统

吴稚晖(1865-1953),原名敬恒江苏武进人,曾任中央研究院院士、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身为民国四大书法家、精于篆书的吴稚晖也是国民党元老之一,追随国父孙中山革命,但从不任官

1911年为了统一国音,政府推行国语普通话运动,由教育总长蔡元培成立读音统一会,并委请吴稚晖筹备。吴稚晖后来受读音统一会成员推举担任议长,展开设计注音符号的工作,并参考日本的拼音办法,希望将读音统一,更有助于推动国语运动。

注音符号出于晚清章太炎篆体设计的音符,目的是为了改善中文字无音可读」的缺点,一开始则称为「注音字母」。吴稚晖从声母韵母介母三个部分着手,挑选出简单易懂的符号,作为拼音的基础

1918年教育部颁布「注音字母表」共40个符号,而其中三个注音符号「万」(v)、「兀」(ng)、「广」(gn),都是只在方言拼音中使用的符号,后来删减成现行的37个注音符号。现在的注音符号「ㄅㄆㄇㄈ」排列顺序、「一声、二声」的声调设计,都不在1918年11月颁布的「注音字母表」中,而是陆续调整结果

◄吴稚晖的注音符号设计手稿。(图/国民党文传会提供)

吴稚晖1919年起参与国语统一筹备会(后为国语推行委会),提出推行注音符号的任务方案、办法;修订标准音,审定《国音常用字沁》等多种国语书籍,颁为国家本;在各国立师范学校增设国语专修科;编制《汉语拼音表》、《注音符号》一类的通俗教材强力推动国语的通俗化、简易化、普及化,也奠定了民国时期推行「语同音」的基础。

国民党党史馆的《吴稚晖档案》中,保存了许多当初设计注音符号的底本、样张与试写等珍贵资料手稿,有兴趣民众可以前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