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技术交易所联合多方发布《2020长三角区域创新机构发展研究报告》
(原标题:上海技术交易所联合多方发布《2020长三角区域创新机构发展研究报告》)
11月18日,第三届长三角科技成果交易博览会在沪隆重开幕。开幕式上,由上海科学技术政策研究所、上海技术交易所、科睿唯安、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中心联合开展研究的《2020长三角区域创新机构发展研究报告》正式发布。上海科学技术政策研究所所长杨耀武、上海技术交易所副总裁徐荣、科睿唯安中国区学术研究事业部总经理郭利等领导出席发布仪式。
发布仪式现场
《报告》是继2019年首次发布后的再度联合研究成果。《2019年长三角区域创新机构发展研究报告》取得了较好地社会反响,获得了学习强国APP、文汇报、科技日报、人民网、光明网、上海科技、上观新闻等近40余家媒体的新闻刊发与转载;也获得了多家入选机构的认可,对报告内容进行了引用和单位新闻报道。
今年的《报告》是基于长三角区域创新机构发展战略部署,通过对长三角三省一市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整体情况的系统梳理,通过对其创新产出—专利情况的深入分析,旨在发现创新实力较强的机构,并通过从发明数量、发明质量、影响力、协同创新、国际化五个维度,开展深度分析,探究这些机构对战略新兴产业特别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重点行业的支撑作用。研究聚力打造成为“公共产品特征+创新策源特色+联合研究特点”的年度数据报告,帮助政府、行业、单位和个人更好地了解长三角区域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创新产出的现状特点,更好地推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更好地服务产业界找到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科技成果。
上海技术交易所基于其在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创新实践,对《报告》的指标体系进行调整,使其更清晰、实际地反映机构的区域创新能力,更好地促进长三角区域创新战略规划落实落地。
报告课题组认为,创新发展呼唤主体建设。主体立则创新立,主体强则创新强。科技自立自强,根本在于打造世界一流创新机构,关键在于创新机构主体建设。强化全球资源配置、科技创新策源、高端产业引领、开放枢纽门户四大功能,创新机构主体建设至关重要。区域协同创新,必须重视创新主位缺位、优势特色缺乏、能力影响缺失、资源配置分散等现象和问题。主体建设将带来机构改革的新跃升,也将带来创新发展的新跨越。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长三角区域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要探索走出一条从数量型-质量型-影响力-一体化-全球化的发展道路。中国科技创新主体建设知方位、明方向、有方法,要有评价坐标系和晴雨表,也要有发展路线图和服务网。
在研究对象方面,《报告》以独立法人为单位,以截至2019年底该单位在德温特数据库所使用的专利申请人名称为准。单位所属基地平台或分支机构(地方分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中心等)进行统一归并,形成900余家研究对象名单。再通过近五年(2015-2019年)的专利发明总量指标,以200件专利发明总量为门槛值,形成205家机构备选名单,再基于此,经测算确定入选名单。
在研究方法方面,《报告》致力于建立透明、可对标、数据化的分析维度,报告在上一年基础上,延续五个维度的分析,综合考虑专家意见,增加了3个测量指标,并适度调整了部分指标。
发明总量维度:发明总量是本报告研究的一个考虑因素。发明专利申请总量是指2015-2019年作为公开年的发明专利数量。分析过程中,使用发明专利数量表示发明总量,因为发明专利与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能力关系最为密切,能够充分反映一项技术的科技实力。
发明质量维度:创新策源能力的提升是推动整体创新实力增强的核心,其内涵更多地体现为质量,而非数量。这也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更高质量”的重要呈现。正基于此,在机构分析中,我们更加强调了体现质量的比例性指标。在上一年度“专利授权率”基础上,新增了“专利存活率”指标,表征机构创新质量情况。
影响力维度:应用重于拥有。发明成果对于后来创新的影响力可以通过其他申请人在专利申请过程中对该发明的引用情况进行考量。某一成果的引证量越多,表示这一成果很可能是一项重要研发,能吸引众多关注并在其基础上进行改进。基于此,报告中着重分析了专利的被引用情况,从而体现创新的价值实现和影响力。
协同创新维度:协同创新是推进“一体化”发展的关键力量,其既需国家区域整体创新产业链共同建设打造,也与适度的差异化区域分工息息相关,需要创新主体的合作研究,也需要产学研的协同创新。基于此,我们在上一年“合作专利”基础上,新增了“专利转让情况”,从而表征机构合作与产学研协同创新情况。
全球化维度:开放创新依然是当前重要的战略选择,长三角区域要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不仅是国际化的参与者,更要成为领跑者。创新机构不仅注重创新的质量,也同样注重其创新产出所具备的全球商业化价值。对于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获得更多商业回报的重要发明,机构需要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寻求全球化的保护。基于此,我们特别选择了欧美日已经获得授权的专利为指标,表征机构的国际化水平。
在研究数据方面,《报告》数据源自德温特世界专利索引(Derwent World Patents Index™,简称DWPI)和德温特专利引文索引(Derwent Patents Citation Index™,简称DPCI)等可公开的数据库。以公开日期在2015-2019年之间的专利数据,基础专利数据达到50余万条,并结合专家意见进行研判分析。
《报告》认为创新机构的发展,呈现出从发明数量-创新质量-行业影响-区域协同-国际竞争的成长规律。根据研究梳理,形成十大主要发现。
(1)从战略规划导向来看,国家宏观战略、区域协同规划以及三省一市省市行动均明确提出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要在提升创新策源能力、培育创新产业动力、激发创新生态活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上海更加突出国际一流导向,发挥龙头作用,鼓励设立区域分支机构;江苏注重跨区域创新资源统筹配置与整合优化,统筹建设各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浙江突出民营经济、数字经济优势,强化引进大院名所机制;安徽则更加聚焦特色领域,强化科学中心建设,实施联合攻关。三省一市在战略层面形成求同存异、融合发展、联动创新布局。
(2)从综合创新表现来看,入选机构高等院校62家,科研机构38家,结构表现与上一年度一致,高等院校数量依然多于科研机构;第一梯级中,高等院校16家,科研机构9家,与上年度相比,科研机构增加2家。高等院校在发明总量方面表现出较强的优势,凸显出其在创新产出规模方面的能力,而科研机构则在专利授权率、全球化、影响力等方面表现优异。
(3)从结构分布来看,江苏省41家,总量最多;上海市则在质量表现更优,第一梯级(25家机构)中有10家位于上海,且从主体来看,上海表现出明显的科研机构集聚优势,32家入选机构中,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比例为1:1,其他省份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的比例约为2:1。
(4)从发明总量来看,入选机构五年发明总量超过一万件的有3家,另有35家机构发明总量在“2000-10000件”之间,62家机构低于2000件。高等院校平均发明总量是科研机构的5倍。数量上,呈现出超大机构牵引,中等机构、小型机构协同发展的舰队式分布形态。
(5)从发明质量来看,科研机构整体表现好于高等院校。入选机构发明专利授权率达到35.6%,科研机构授权率高于高等院校约5个百分点;细分领域科研机构的专利授权率表现优异;在专利存活率方面,入选机构发明专利存活率达到52.8%,科研机构达到78.8%,明显好于高等院校(49.7%)。
(6)从影响力表现来看,入选机构专利被引比例达到30.4%,与上一年度(27.5%)相比,提高了3个百分点,表明入选机构在影响力方面与上一年有所提升,结构方面高等院校 、科研机构相差不大,表明在各自优势领域,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影响力均可以保持领先。
(7)从协同创新表现来看,入选机构有合作者的专利数量仅占全部专利总量的9%,科研机构合作倾向性更明显,合作专利比例达到10.4%,高于高等院校(8.8%)约2个百分点。从专利转让、许可来看,入选机构中仅有5%的专利有转让和许可登记,表明整体的成果转化率还依然较低,但高等院校表现略好于科研机构。
(8)从全球化表现来看,入选机构国际布局表现仍然不高,欧美日专利占比总量仅为1%,科研机构为1.5%,高等院校仅为0.9%。科研机构中,中国科学院体系各类院所国际化表现亮眼。
(9)从对战略新兴产业的支撑作用来看,总量上表现出对高端装备制造、生物、节能环保支撑作用更强。上海市入选机构的行业优势度体现在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江苏省入选机构的行业优势度体现在数字创意、新能源汽车等;浙江省体现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安徽省体现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等。长三角三省一市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领域各具优势特色。
(10)从省市创新表现来看,三省一市呈现明显差异,上海在全球化、协同创新维度表现突出;江苏省在发明总量、协同创新维度更优;浙江省在发明质量和发明总量维度表现相对较好;安徽省发明质量维度表现较好。入选机构依然呈现集聚中心城区和城市群分布特点,沿沪宁和杭甬发展带以及G60科创走廊密集布局,共分布在20个城市,总数与上年度持平,新增常熟和蚌埠两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