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扯西读/村上春树跟诺贝尔其实很「麻吉」

村上春树跟诺贝尔文学奖其实很「麻吉」 。(图/取自维基百科)

作者马赛克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有广大的粉丝,他问鼎诺贝尔文学奖,让诺奖光环格外引人注意。

理论上来说,村上春树很适合诺贝尔。这位战后出生的作家,跟以前的日本得奖者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很不一样。他大胆的跟日本文学传统说 bye-bye(他承认自己乎不看日本人写的东西),热情拥抱西方

他的偶像不是日本任何一位作家,而是披头四、传奇歌后比莉哈乐黛(Billie Holiday)、以及两个「费兹杰罗」:《大亨小传》的作者F. Scott Fitzgerald、以及爵士天后Ella Jane Fitzgerald等西方人

他几乎就是一个「全盘西化」的日本人,包括他英语化的文字风格。而他经常触及的主题:人在现代世界中的苍凉、孤独与疏离,这种感觉是很宇宙性的。所以,他的作品外国很容易被接受。

当1987年出版的《挪威森林》在日本大卖400万册时 ,阅读村上春树变成了一种时尚。他红透了。接下来,他需要更上层楼。

村上其实不乏社会关怀纪实性的作品。例如《发条鸟年代记》描述的是二战时在中苏边境爆发、日本惨败的诺门罕战役,描写东京沙林毒气件的报导文学《地下铁事件》系列、以及影射真理教的1Q84等 。他作品里人文及社会关怀,也是够的,不会少到让诺贝尔奖脸面红 。

对一 些蜚声国际的「大咖」来说,角逐诺贝尔,得奖机会有时候比金马奖还稳妥当。因为没有限额的提名名单,所以只要你有大到让评审委员无法漠视的国际文坛名声, 或是委员会内有人挺你,你每年都是候选人。村上春树两者都有。接下来,就是耐心的等待。

因为,国际的高人气有时候是两面刃。固然,这种「地方包围中央」的策略,的确让雅俗共赏如海明威马奎兹等获得桂冠,但也有如格雷安葛林(Graham Greene,1904-1991)者 ,尽管被一些人尊为「当代(20世纪中叶)最伟大小说家」(代表作权力荣耀》), 但始终因为「通俗」这个挥之不去的标签,让他饮恨终生。

有人即认为村上的作品太通俗,难登诺贝尔奖殿堂(包括前辈大江健三郎)。这也是他之前数度跟诺奖无缘的重要原因之一。不过,他还是有人挺的,不然不会一再成热门候选人。村上春树能否得奖,其实往往是一场「独赏」的评审委员,是否愿意跟大众「共赏」的角力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