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14抽水站雨季预抽 增滞洪空间
新北市针对14座抽水站在雨季推动预抽机制,可增加36万立方公尺滞洪空间。(新北市水利局提供/叶德正新北传真)
汛期将至,瞬间强降雨常让人措手不及,新北市针对14座抽水站在雨季推动预抽机制,可增加36万立方公尺滞洪空间,是新北所有滞洪池19万立方公尺的2.55倍,已陆续在板桥、三重、芦洲等地区展现成效,不再积淹水。
过去抽水站运作多是等到雨下来后,待水位达到一定抽水位,才会启动抽水机,不过现今极端气候下,瞬间强降雨势已不可同日而语,若等到抽水水位,还要再等抽水机暖机10分钟,水位可能就已超标,造成低洼地区积淹水。
新北市水利局长宋德仁指出,市府全力推动抽水站预抽机制,只要中央气象局发布豪雨特报,或天气风险公司发布午后强降雨40mm机率达41%以上,就会启动预抽机制。
水利局抽水站管理科长钟泰荣表示,因潮汐影响,新北市平时排水系统内都会有一定水位,水利局只要接获有强降雨预报,在雨还没开始下的时候,就会启动同安、长元、重阳、溪美、二重、顶崁、重新、化成、芦洲、成芦、中港东、鸭母港、十二埒及湳仔沟抽水站,先把排水系统的水位抽到最低,增加滞洪空间,加上机器随时待命,不用再重新暖机。
水利局说,新北市目前滞洪池有26座,滞洪空间约19.3万立方公尺,14座抽水站预抽机制可增加36万立方公尺滞洪空间,相当于新北所有滞洪池的2.55倍,能解决寸土寸金都会地区难以增加滞洪池的困境。
水利局指出,以往在芦洲三民路及板桥浮洲地区,因箱涵水位较高或路面低洼,若遇降雨,侧沟水易宣泄不即漫出路面,造成积水情形,执行预抽机制,在雨还没有降下的时候,事先将水位降低,增加滞洪空间,已无积水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