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后遗症 美研究:年轻人更情绪化、抗压性下降
美国最新研究指出,新冠疫情可能影响人格特质变化,尤其年轻族群可能变得更情绪化、更容易感受到压力。图为本土疫情期间台北车站大厅人潮冷清景象。(本报资料照/黄世麒摄)
最新研究指出,新冠疫情可能影响人格特质变化,尤其年轻族群可能变得更情绪化、更容易感受到压力,合作性、信任感和责任心也都变低。咨商心理师指出,疫情之下的隔离政策造成大量使用网路,影响人际互动方式,不妨换个角度看待疫情和病毒,或许会发现过去忽略的事物。
全球新冠疫情趋缓,但病毒不仅在身体留下症状,还可能影响心理健康。美国佛罗里达州大学医学院今年9月在《PLOS ONE》发布研究,针对7109位、18到109岁美国人民,比较疫情前(2014年5月至2020年2月)、疫情早期(2020年3月至12月)及疫情中(2021年到2022年),以神经质、外向性、开放性、亲和性和尽责性等5项人格模型特质进行测量评估。
研究结果显示,受访者在疫情前、疫情早期的人格特质间变化相对较小,仅在神经质有小幅下降;疫情前、疫情中相比却发现,外向性、开放性、亲和性和尽责性皆下降,变化约是标准差的10分之1,相当于大约10年的规范人格变化。
研究进一步发现,年轻成人的性格变化最大,神经质显著增加,亲和性和尽责性下降,而最年长的成年人组则没有显著变化。中华民国咨商心理师公会全国联合会常务理事胡延薇推测,较年长的世代可能经历过生活贫困、医疗资源匮乏的时代,又曾遇过小儿麻痹、霍乱等疾病大流行,成功抵抗存活至今,当面对新世代的新冠肺炎病毒,能启动搜寻成功适应的策略来因应;反之,年轻人生活经验没那么多,危机准备度较低,带来的冲击较大,极有可能影响到人格特质。
胡延薇提醒,在疫情下别忘了关照自己的心理健康,透过检视自我情绪,并尝试各种找出适合自己调适情绪的好方法,主动与他人联系碰面,与真实世界恢复连结;不妨换个角度去看这新冠肺炎病毒,是否带给自己什么正向的改变,或许会发现过去所忽略的事物。
董氏基金会心理卫生中心教育推广副主任戴怡君表示,防疫期间,大幅减少实际的人际互动及社交,社会连结变弱,会造成孤独感增加,当疫情减缓、要回归到原有的社会群体中进行互动,就可能产生压力、对环境及对人的信任感降低,因此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像焦虑、忧郁等。
戴怡君建议,年轻族群可透过几个方法帮助调适回归群体生活,恢复与他人及社会连结的关系。首先,学习觉察自己的情绪,重新检视和别人的互动关系,如果出现负面的想法和情绪,可以写下来或找人说出来,从厘清想法感受的过程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方式;再者,多做运动,尤其是团体运动,能带来更多愉悦感,或是多亲近大自然,种植喜欢的花草植物,或养宠物每天带到外头散步,透过这些活动,增加与他人互动的机率,为生活带来不同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