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透视》两岸对峙 农产出口破网永远补不完

国营事业被迫认购释迦,甚至传出将行销成绩纳入考核,这种慷国民之慨的政策,蔡政府该做的是化解两岸政治对峙,否则破网永远补不完。图为台东凤梨释迦。(本报资料照片)

国营事业被迫认购释迦,甚至传出将行销成绩纳入考核,这种慷国民之慨的政策,纵能暂缓生产过剩压力,但比起咒骂踢爆者是共匪,蔡政府该做的是化解两岸政治对峙,寻求正本清源之道;否则,卖完释迦还有凤梨、莲雾,10个锅9个盖,破网永远补不完。

大陆去年禁止输入台湾凤梨、莲雾、释迦。每回出事,农委会千篇一律控诉对岸未提科学证明,再煞有其事向WTO提告,想当然尔就是只有出口转内销的份。

但隔海告洋状,终究暂停不了瓜熟蒂落的时刻到来。以莲雾来说,近年台湾产量约有1/10会输往对岸,占出口量9成;若再以释迦来看,近年台湾约1/4产量输往对岸,高额数字,更占出口总量9成以上。

一批又一批卖不掉的农民心血,难免转化为民怨。为不让执政遭遇乱流,蔡政府总以爱国心为号召,要百姓一再掏钱帮政府擦屁股,如今更把国营事业当成压力锅出口,挖东墙、补西墙,只为营造「没有中国、释迦照卖」的假象。

问题是,面对因政治因素引起的商业与内政压力,政府岂能老是双手一摊,指望国人为政府的无能埋单?更甚者,当国营事业基层上网抱怨,还被指为共匪,此刻的蔡政府,根本像极了专门情绪勒索的土匪。

回过头来说,当两岸公权力沟通顺畅,面对水果被验出有害生物,陆方除暂停进口,相信会有更多能降低市场冲击的手段。反之,当两岸断线,作为买方的大陆,既然具备检疫标准诠释权,我方实难理直气壮指责对岸小题大作。

所以,「两岸关系」终究是重启经贸大门的关键钥匙,这简单逻辑,蔡政府不会不晓得。但早知如此,又何必当初?或许,对政府来说,在「亲美抗中」大战略下,早已将农民权益视为可割可弃的代价,只是不愿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