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透视》暖化示警纸上谈兵 净零排放破功

近年来,全球气温屡创历史新高,气候危机正威胁世界每个角落。图为消防员在希腊首都雅典附近的查西亚村灭火。(新华社)

「2024国家气候变迁科学」报告,示警全球暖化将影响国内粮食作物与畜牧产量,然而,近年来许多报告早已做出类似结论,呼吁政府重视,但法令跟不上时代,促使企业减碳的碳费一再拖延,加上错误能源政策,不仅让台湾陷入用电危机,更无助减碳,民进党政府高喊2050净零排放,口惠而不实。

地球暖化、气候变迁是全球共同面临的议题。蔡英文政府订出2050净零排放目标,但根据经济部统计,去年台湾发电占比仍以碳排高的燃煤42.24%最高,再生能源仅占9.47%,不会排放二氧化碳的核电更只有6.31%,民进党紧抱废核的神主牌不放,2050净零排放早已破功。

为加速减碳脚步,2023年修正《气候变迁因应法》,要求排放温室气体合计达2.5万公吨以上的电力业及制造业,2025年起要缴纳碳费,目的就是要企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但已举办3场的碳费费率审议会,仍停留在补充资料,碳费收多少、怎么收,仍无定论,还要留给新政府来决定。

先前预告碳费子法也争议多,除给2.5万公吨免征额度外,水泥、钢铁业等排碳大户,还有机会享有「污染者优惠」,无怪遭环团讥讽碳费一再打折,简直像大卖场在办周年庆。

2010首部纪录台湾气候变迁纪录片「正负2度C」,已将全球暖化的影响清楚的告知大家,13年过去了,情况没变,书面报告一再示警,却沦为纸上谈兵,毕竟在经济和环境保护两难情况下,如何取得平衡是政府责无旁贷。

气温愈来愈高,用电需求也不断增加,面临地球暖化的挑战,执政者必须有魄力执行和推动,否则不要说2060年夏季才会长达7个月,现在光是4月就已热到屡破纪录,接下来的日子恐怕更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