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眼/檢勾稽錢與罪 未見一刀畢命鐵證

民众党主席柯文哲(右二)被押解至北检。记者季相儒/摄影

在野党第三势力领袖柯文哲遭台北地检署以涉京华城、政治献金假帐案起诉,柯与检察官都将面对冗长法律战。侦查「柯案」检审动作不断,争议层出不穷,柯究竟有无贪赃枉法,从检方公布的起诉书内容,看不到一刀毕命的证据,未来司法如果无法一槌定「罪」,执法者甘为政治打手的印象将难以抹灭。

柯案启办之初,柯文哲两度在羁押庭洗「三温暖」,一个法官认为柯没有犯罪嫌疑、一个认为犯嫌重大裁准羁押;为何检察官祭出同一纸声押状,不同法官审查的见解会南辕北辙?案子一开办,就令人费解。

柯文哲羁押禁见后,国家机器放话助拳,经手卷证的「司法支部」泄密泄到无法无天,客观证据还没解读,亲绿名嘴就猛添柴火,透过舆论判柯极刑;评论员「听」到证据就开枪,尽毁柯的人设,贪渎案演成政党间「侦查庭攻防」对决个案,荒谬又伤法治。

侦查机密守不住,对羸弱的检察威信无疑雪上加霜,确保办案正当性,检方分案查泄密,却只见口号、未见行动。手机是最可疑的犯罪工具,电信业者通联纪录保存六个月,柯文哲被起诉了,还留「黄金二个月」搜证机会,要不要挽回职业形象?检察高层决行。

柯文哲京华城等案规模巨大,调查方法撒网捕鱼,与柯、民众党有关的人、事、物无一幸免全部约谈,检、廉、调「三军」伸手摸进党库,勾稽「钱」与「罪」的对价关系,达到为当权者铲除政治异己金脉的附加目的不说,于执法比例上,有无妨害政党竞争的健康发展?也很可议。

检察官办收贿罪,有确凿金流,侦讯一次就起诉也不是不行,柯文哲收押四个月历经十二次提讯,本月就押解出庭三次,检方以他人「供述」逼柯就范,「乒乓球式」来回用共犯的话套柯的话,殊不知,被告有权不自证己罪,何况「供述证据」随时可能翻车。

柯文哲案重要性常被拿来与陈水扁案相比,但两案办案模式却大不同,扁案特侦组「锁螺丝」对准扁谋定后动,对扁家资金流向一清二楚,没有延押声请,判有罪确定,柯案却不一样。

检察官称查到「钱从沈庆京的口袋进入柯文哲的口袋」,但光凭沈庆京帐户曾提领千余万现金,直接勾稽到柯文哲硬碟笔记,行贿的具体人证、时间、地点都没有,这样的证据,若无法获得法院认可,不但尽失颜面,更落政治办案的口实。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