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眼/一遇缺工就「外包」 難解客運業困境

大客车缺工问题严重,劳动部已同意开放侨外生担任客运及公车驾驶。公车驾驶示意图。本报资料照

受到少子化、高龄化影响,国内各行各业缺工情况由来已久,新冠肺炎疫情过后,更让观光旅宿业、公共运输及营造业等行业缺工加剧,而缺工的本质其实和低薪、过劳脱离不了关系,即便放宽侨外生留台限制,让侨外生可以从事房务整理、接待、开客运公车等工作,但只要最基本的劳动条件不提升,恐仍难以留才。

台湾交通环境复杂,违规乱象就连本国人都难以招架,根据交通部统计,光是今年一至五月,全国公车及客运事故就有一○七七件,去年九三三二件大型车事故,更比十年前增加近两成五,而且已连三年破九千件,死伤人数也连四年破万人。

不少大型车驾驶更将事故归咎于行人突然冲出、机车乱钻等现象。若以大学为例,侨外生来台就学时间顶多四至六年,想要担任大客车驾驶,除了得先学会开车,拿到台湾驾照以外,还要学习提供乘客良好的搭乘服务,更要习惯这些台湾道路特有的「突发状况」,所需适应的时间,恐不只是短短的教育训练。

此外,侨外生每年毕业约有一万三千多人,先不论每年有多少人愿意留在台湾工作,又有多少人会愿意从事与所学无关的大客车驾驶工作?

政府看似敞开外籍人力大门为缺工解套,实际可带来的成效恐缓不济急。

从旅宿业到大客车驾驶,缺工背后的原因无疑是没有足够诱因,而从事驾驶工作除了考量薪资待遇,还包括须长时间保持专注力、因应旅客申诉及到站准点率等压力,若无法从根本改善工作环境,一遇缺工就以「外包」因应,不仅可能伤害我国劳动环境,所衍生的社会成本恐由全民埋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