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微利时代 虚胖已无意义
信用卡发卡量向来是银行「门面」,因相较于签帐金额、活卡比率等指标,发卡张数简洁扼要,就算明知有大量呆卡,各银行也只能好话说尽,祭出促刷活动,就是希望持卡人能忆起冷宫里的那张卡,倾全力让其解冻,但就算迟未解冻,好歹也有撑场面的效果。
各家银行为了hold住发卡量,台面下的「小手段」都没少过,比方来说,年底前若持卡人要求剪卡,除求爷爷告奶奶拜托别剪,回馈也会更给力,倾吃奶之力挽留。若持卡人真的坚持剪卡,也是先以「暂停刷卡」处置,等年底结算后再批次注销,就是求数字好看。
这种情况到十年前,更难扭转。国泰世华从中国信托手中抢走好市多发卡权后,如同吃了大补丸,加上好市多的含金量高,签帐金额与有效卡数多次超车中信银,捍卫发卡量也就成了中信银「寸步不让」的最后底线,直至好市多发卡权再度转手,才改变紧绷局势。
另一方面,在循环利率调降后,信用卡业务已不再像过去赚钱,过往一张活卡可能可养5张呆卡,现在5张活卡还养不起一张呆卡,都让中信银思考「虚胖」的意义。因每张信用卡从发卡到后续维护,少说500、1000元,中信银有300万张呆卡,就是10几亿的潜在成本。
中信银很清楚,一卡走天下最好,但就算像国泰世华CUBE卡那样,也是砸了庞大资源及预算养起来的,绝非发了卡就一定有人刷。且随着市场分众、消费者愈来愈精明,会把各类消费分散在不同卡上,求取回馈最大化,与其限制办新卡,不如处理那些不刷的卡。
清呆是每家银行都知道该做,但可能考量面子或策略应用而暂缓。如今在中信银这「大咖」表态后,清呆遍地开花只是早晚的事,持卡人不妨趁机检视要留下哪些有用的卡,至于冷宫里的无用呆卡,让银行主动帮你停卡,换个角度想,不也乐得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