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已死?在社群时代已无意义

姚南宏

报纸副刊兼具两大特性,第一,编辑们在有限纸张所能展示的绝对权力;第二,漂流在孤独宇宙航道的无主之物。

我是一名网路新闻编辑,同时也是一名社群编辑,因此这篇文章不免有职业上的媒介局限性。但是,此文对于纸张媒体省思,亦是本人工作几年下所看到的现象,一种坚信不移的强烈心得。

台湾的网路作者都得承认一件事情:无论是在哪个位置,从事内容行销或是技术层面的工作,我们在玩「别人」的游戏,因此得遵守「别人」的规则。台湾已经无力制订任何网路上的规则,例如原生影音网站

有了YouTube与刚刚合体土豆网+优酷网,台湾已经没有什么空间与必要性搞纯影音网站,美国有最强大的资本主义规模,而中国则是找到伪社会主义下的资本主义道路,他们的80后就像我们这群台湾七年级生的父母一样,正踩在一个遍地黄金经济起飞时代

▲克立玛咖啡馆小熊。(图/姚南宏拍摄)

NOW.in的例子代表什么?没人罩也要有政府罩(土豆网),没人罩也要有比国家强势企业罩(YouTube)。

看来我在酷新闻果然有学到离题,拉回正题

脸书出现之后,被「网路殖民」的台湾网路媒体工作者们,却找到一条新的分享大道。社群网路世代平均了不透明的权威感,也让名人素人之间的界线越来越模糊。

纸本媒介的绝对权威已经被打散了,个人品牌与社群品牌早就崛起,而让人欣喜地是,内容变得更重要了,而读者不再是「独者」,除了潜水之外更兼具了评论者与扩散者的角色

编辑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无脸人,而是一个有名字家伙,正如同我=GO=姚南宏。副刊就算死了,文学仍旧以其他形式蓬勃,内容一直是本质上的光芒

知名度很高的撰文者不等于一篇好文章,我也认为社群媒体应该去发掘出好文章,不能像纸张媒体一样,过度迷信撰文者的知名度。而身为社群时代的编辑得更加用功,因为你能使用的素材更加广泛且多到爆炸。

而且身为一名网路时代的编辑,更不应该逃避数据群众,因为自己爽的时代已经过了。

(除非你能一边自己爽,还能选出吓死大家的好内容。)

●作者姚南宏,ETtoday新闻云社群编辑、酷新闻社群编辑,花名GO。以上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ET论坛欢迎更多参与,投稿请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