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家印又一密友仓惶退场,欠了150亿,把公司卖了都不够还

当年和恒大签署增资战投协议的合作伙伴们,都应该算得上是许家印的密友,但如今,不少都挺狼狈。

比如号称海外有十万亿矿山的安徽籍富豪王文银,直到现在,网友们都没找到正威集团7000亿营收的出处。

而更让人无法理解的是,这样一个家中充斥着各种紫檀家具的千亿富豪,却会因为区区1亿元的合同纠纷被限制高消费。

某评论员说得好,富豪榜上的富豪,有钱还是没钱,全在一念之间。

比如苏宁张近东,网上广为流传的他与许家印喝交杯酒的照片,可能是他这辈子最想删除的互联网记忆。

当然,比那张照片更刺痛人的,应该还是投给恒大的真金白银,200亿,如果一直放着,儿子张康阳哪会因为3亿美金的借款还不起而被建行全球追债。

当然,相比之下最惨的还是依附于恒大精装房的那些装修老板们,活干了,钱没了,许家印进去了,连债都找不到人要,只能像那句话说的:打碎牙往肚里咽。

比如潮汕籍装修大佬叶远西,曾经有多风光,现在就有多仓惶。

近日,上市公司广田股份破产重整尘埃落定,深圳国资入主接盘,这意味着,作为创始人和原实控人的叶远西正式退场。

仅从账面来看,国资接下的显然是个烂摊子,广田股份总资产一共才92亿,总负债却高达151亿,就是把整个上市公司卖了都不够还。

这里肯定有人会问,负债是慢慢形成的,债主们也都不是傻子,怎么可能眼看着都资不抵债了,还借钱给他呢。

这里面就不得不提到房地产的“功劳“了。

房子好卖的时候,广田股份一年能做140多亿的装修项目,由于先干活后给钱的惯例,大多数都变成了应收账款。

按照财务的记账规则,应收账款属于流动资产,应收账款越来越多,公司资产值当然也就越来越大。

有多大呢,2019年广田股份的资产值达到最高点,足有244亿,差不多是现在资产值的近3倍,而其中应收票据和账款就占了156亿。

后来的风云变幻大家都知道了,房地产企业自身难保,哪还有钱支付装修款呢,于是要不回来的应收账款也就变成了坏账,财务上称之为信用减值损失。

2021年,广田股份的信用减值损失是41亿,2022年是27.8亿,两年共计提了68.8亿的坏账损失。

这坏账一计提,资产当然也就跟着减少了。

当然,坏账只是广田股份资产缩水的一大原因,还有其它的原因,比如原有合同泡汤了、新项目少了等。

但最终造成的结果就是,广田股份的资产值急速缩水,2022年已经只有108亿了。

而广田股份的钱是在资产峰值的时候借的,假如那时就有150亿的负债,相对于244亿的资产值,负债率才60%。

但资产缩水到如今的92亿后就不同了,同样150亿的负债,负债率达到163%,严重的资不抵债。

于是,叶远西只剩下一条路可走,那就是申请破产重整。

叶远西也是个传奇之人,发家史颇为神秘,公开的资料里没什么确切的介绍,只能从一些散碎的文字中拼凑。

叶远西是汕尾陆河人,出生于1962年,1983年就到深圳参加工作了,端的是铁饭碗,但具体工作单位和内容不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校友介绍里,叶远西是1988级国民经济学校友,而1991年,叶远西就下海创业了。

不过,真正关于叶远西的商业记录,是从1993年开始的,这一年,他和妹妹叶云月合伙创立了广田实业公司,开始做装修。

叶远西毕竟是读过书的人,他并不安于做个包工头,而是想到从装修设计入手,直接拔高了装修业务的档次。

自己不懂设计没关系,找人合伙,1995年,叶远西和深圳本地一家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联合设立了广田投资发展公司,就是现在广田股份的前身。

设计、采买、施工一条龙,叶远西的装修业务蒸蒸日上,逐渐发展成了深圳当地小有名气的装饰工程公司。

当然,叶远西事业的起飞还是在遇到许家印之后。

2007年,许家印和叶远西相见恨晚,一拍即合,广田股份也顺理成章地进入了恒大精装房的装修商序列。

恒大果然不是盖的,2007年就给叶远西分了2个亿的项目,占了广田股份当年营收的1/5还多,然后一年比一年多,2008年4.8亿,2009年7亿。

许家印给叶远西带来的不只是恒大的装修业务,还有江湖名气,借着为恒大楼盘装修的威名,叶远西还接到了很多其它的项目。

多方加持下,2010年,广田股份上市了,叶远西也从一个普通的装修公司老板,跨入了亿万富豪的阵营,与许家印的合作关系也就更密切了。

于是,恒大与广田股份签订了更深层次的合作协议,恒大承诺每年给广田股份35亿的装修项目,并且每年递增10亿。

就这样,广田股份从一个不到10亿的地方小企业,一路干成了140亿规模的全国性大企业。

其实,如果仅是这一层面的合作,叶远西还不至于落到今天的田地,为了抱紧以恒大为代表的一众房企,他专门设计了一个“利用融资促成订单”的模式。

叶远西设立了一个基金管理公司,专门为需要装修而又暂时没钱的房地产商提供委托融资服务。

什么意思呢,你不是没钱装修吗,我帮你找钱,但你的项目得给我做,这种模式,太受地产商欢迎了。

在行情好的那几年,大家确实都挺愉快,叶远西虽然一个项目承担了双重风险,但也挣了两份钱,甚至许家印旗下的保险公司都跟他一起合作,把这种融资模式发挥得淋漓尽致。

然后,恒大要引入战投了,为了让双方的关系更紧密,叶远西毫不犹豫地成了许家印的支持者,认投50亿,想要把自己客户的身份变成股东。

一切的计划都很完美,但人算不如天算,房地产的“汛期”说来就来,与房地产绑得越紧的崩塌得越彻底,广田股份显然就是其中之一。

之后的故事就如开头所述了,各有各的狼狈,各有各的仓惶。

叶远西是退场了,但对于眼下的广田股份而言,国资接盘只是解了燃眉之急,如何真正重生,就看接下来深圳国资的手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