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凯翔画庙宇门神前卫幽默

许凯翔创作的千里眼(局部),科技感创新仍符合传统规制。(许凯翔提供)

许凯翔视白描技法为一种修行。右图门神孟安双将》。(许凯翔提供)

传统庙宇均可见的门神双将成了机器人构造,细看身上法器则有「神奇宝贝球」、「假面骑士腰带」或《星际大战》中的光剑。今年入选「2018 Bluerider OPEN 台湾青年艺术家发光计划」并成为最终获展出资格的12位艺术家之一,新锐艺术家许凯翔看似前卫又带着幽默感的庙宇题材画,却都是用最传统的工具──毛笔,以白描技法完成。

「我一直对科技、人物这些很有细节东西很感兴趣」,许凯翔表示自己在大一接触水墨画之前,画的是漫画油画水彩,但随着与林秀锋郑志扬老师修习白描后,便感觉自己找到了将兴趣和专长结合的方向

砍掉重练吃力不讨好

许凯翔说,尽管以电脑制图笔也能有类似白描的效果,且画错还容易修改,但许凯翔仍坚持「不一样,毛笔才能有蚕头燕尾,才有趣有生命力个性」。

因为这样的坚持,许凯翔免不了因为一笔画错就要「砍掉重练」。「有一张重来了3次,快疯了!」有时一张画已完成了2/3却还是得重来,确实吃力不讨好,但他笑说:「我真的把白描当成是修行」。每天的一个功课,便是重新、仔细地磨上新墨待用,画200公分高的门神《孟安双将》时,一路从踩上高椅、站在地上到最后趴在地上画,这些对许凯翔来说,也都是修行。

结合漫画 科技感十足

白描固然是修行,创作发想则是更大的挑战,许凯翔想到画门神,是几次走访庙宇有感台湾前辈师傅传承下来的工艺如今未能保留,决定以自己擅长的白描技法,与从小有兴趣的漫画结合,他笔下的千里眼、顺风耳虽科技感十足,仍按传统规制设计姿态,如千里眼必然把手放在眼睛旁,为此他也大量收集、参考传统庙宇里的木雕塑像

许凯翔更天马行空设想,若唐朝时中国便已发展高科技,延续至当代这些神像会是什么面貌?「像『蒸汽庞克』也是架构出一个新的文明世界观」。他期望以传统的技法、题材,融入自己创造的科幻想像与世界观,打造属于自己的、台湾的「漫威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