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货币融入实体资本市场时代来临

中央银行。(本报资料照片)

《台湾银行家》第171期:为台湾金融产业装上翅膀(台湾金融研训院)

FinTech日新月异,为因应加速出现的金融商品及服务态样,美国证管会、日本金融厅、新加坡金融管理局都在思考因应对策。在我国,金融科技发展蓬勃,立委也认为应有行政组织专门处理,且获行政院长陈建仁应允研议,期盼台湾早日站上金融新浪潮。

当一个国家突然遇到一种全新的、未知的流行性疾病时,医疗监管单位在一边试验、一边修正之下,摸索出处理这种新疾病的方式,最后形成标准治疗方法,全新的金融科技产品、商业模式看似横空出世的进入市场,各国金融监理单位,就如同疾管局、国民健康单位,一边摸索、一边修正作法,找出制度化的方式。

过去所有金融商品、契约,大都由上而下,由金融监理单位审核后发行,成为资本市场的一环,但10年来,比特币等虚拟货币、加密货币,却是首个由下而上、由民间向民间扩散的类金融商品,打破原来的游戏规则,创造新机会,也带来全新风险,使得全世界的金融监理单位,如美国的证管会、日本的金融厅、新加坡的金融管理局,都必须面对它,开始想出新的对策因应。

今年,美国证管会通过了虚拟货币的ETF,这是历史的一刻。正如美国疾管局(CDC)似乎发现怎么处理COVID-19这样的新病毒、当年如何处理爱滋病毒一样,美国证管会解决了一个虚拟货币资产,转向成实体证券化的问题。过去谈到实体资产的货币化、虚拟化,ETF却是反过来把虚拟资产实体化。

有人把虚拟货币、比特币的诞生,和1976年哈耶克(Friedrich Hayek)的著作《货币的非国家化》(The Denationalization of Money)一书的主张做连结,他提出一个观念,货币和其他商品没有什么不同,透过竞争,会有「更好的」货币出现。

该书甚至引用亚当.史密斯在《国富论》里面的一段话:「我相信世界各国的君主都是贪婪和不公平的,他们欺骗臣民,把货币最初所含金属成分次第削减」,套句现代流行术语是政府透过货币「割韭菜」。

在比特币问世之前,哈耶克的主张是被许多人嘲笑的,货币是一国政府控制国内物价、经济的手段,怎么可能容许多样化?但虚拟货币、资产的诞生,让许多人开始相信哈耶克的主张。

不论如何,虚拟货币一开始也造成不少的混乱,违法吸金、暴涨暴跌、洗钱、骇客攻击导致资产盗失等争议行为屡见不鲜,关键的是2015年伊斯兰国透过比特币募集资金,并且实践恐怖活动以后,当年的G7峰会即达成共识,各国应该纳管虚拟货币,但大多从防制洗钱、资恐的角度下手。

日本在2014年就遇到首个东京都涩谷区的比特币交易所Mt.Gox申请破产事件,公司资产剩下39亿日元,负债则有87亿日圆,2015年Mt.Gox执行长Mark Karpeles被以挪用客户的比特币而遭逮捕(多年以后美国也爆发FTX交易所倒闭事件),由于受害者众多,日本金融厅开始着手研究对加密资产管理的方法。

日本金融厅于2016年3月向国会提出「为因应通讯技术进步导致环境变化而进行银行法等修正的议案」,对现行法条修改内容,透过修改资金清算相关法条,纳管虚拟货币,并获得国会通过。2017年4月,日本通过并实施《加密资产法》。

其规范重点在虚拟货币的定义、虚拟货币的法律定位、对交易所的监理,2019年针对首次发行虚拟货币ICO、证券货币化STO以及衍生性票证筹资,修订资金支付法,将虚拟货币、现货改名为「加密资产」,非投资型ICO纳入资金支付法规范,投资型ICO以及STO则纳入金融商品交易法管理。

即便如此,Mt.Gox偿还债权人14万枚比特币的计划仍在进行中,但日本仍未制定全面性的监管框架,不过日本政府正积极研究,将会推出这样的治理框架。

10年来,虚拟货币、加密货币能创造的经济活动已经相当复杂,另一个值得注意的国家是新加坡,由于采海洋法系,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onetary Authority of Singapore, MAS)对于新创事务的治理框架相当有弹性,也是早期全球少数能接受虚拟货币交易所合法化的国家。

例如,星展银行还成为全球第一家由传统金融机构推出星展虚拟货币交易所(DBS Digital Exchange),更透过旗下信托公司DBS Trustee推出虚拟货币自主交易信托方案,能把比特币(BTC)、比特币现金(BCH)、乙太币(ETH)、瑞波币(XRP)都纳入信托资产。

新加坡交易所2019年亦投资设立证券型代币交易平台1exchange(1X),仅开放专业投资人投资STO,条件为年收入22万美元以及拥有150万美元净资产,后来只要外国人经过KYC,符合一定条件,也可以投资平台上的STO,促使国际资金流入。(全文请见第171期台湾银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