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通货未来恐取代法定货币?央行:不怕被边缘化!

▲虚拟货币示意图。(图/记者何雨忠摄)

记者刘姵呈/台北报导

针对虚拟通货业者首次代币发行(ICO)、比特币期货/ETF等商业模式,立委询问央行没有将之视为「非法支付工具」的态度总裁杨金龙表示,虚拟通货仍具有支付功能的虚拟商品,但只要不涉及金融法律,就可行。

立委郭正亮指出,央行报告中并不像印尼越南将虚拟通货列为「非法支付工具」,也没有像欧元区英国日本将之视为资产财产,是否就是同意虚拟通货为「支付工具」。

对此杨金龙说明,虚拟货币和ICO是两件不同的事情,若用直销的方式做ICO,其适法性要交由金管会裁定。而虚拟通货是具有支付功能的虚拟商品,国际间也认定为加密的资产,但他强调,若虚拟货币具有流通性或是投资性,就构成有价证券定义,或是像近期许多ICO的诈骗案,如此一来会涉及证交法,就不可行。

如今虚拟货币的方便性及投资性逐渐成为人民交易方式,未来是否担心货币被取代,让央行被边缘化?央行回应,银行提供的是一种交易的安全性法定货币相当稳定,不怕被边缘化。至于有没有抗衡的必要,杨金龙说,如果进行合法顺利,没有反对的必要;但倘若伦为洗钱的工具,实则违法

至于央行是否考虑发行虚拟货币?杨金龙则没有回答。

《延伸阅读》虚拟通货不算是货币! 杨金龙:是高度投机性的虚拟商品

▲央行总裁杨金龙(左)与立委郭正亮。(图/记者刘姵呈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