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申虚拟通货无法取代法定货币 杨金龙再提7大缺失坚守立场
中央银行总裁杨金龙昨(7)日在「金融科技生态系」高峰论坛指出,虚拟货币具有七大缺失,因此不能取代现有货币、也无法获得市场的普遍信任。
杨金龙提到,虚拟通货迄今仍面临七大问题,包含:一、货币供应量无法调节:因虚拟通货之供给量是依循事先决定的协定(protocol)而来,无法依市场需求,有弹性地调整供给;二、价格波动大:价格不稳定导致无法做为广被接受的支付工具,但易成为投机炒作标的。
三、效率低:虚拟通货在双方交易后,须经特定时间被包入区块再经矿工验证,导致系统每秒能处理之交易笔数非常有限,若市场交易量大,将造成壅塞并导致使用者的交易费用暴增;此外,新增之区块亦有可能被否认,即所谓的软分叉(soft fork),不仅耗时,且不具清算最终性的运作机制就不具效率。
四、耗能:虚拟通货挖矿过程耗电,据估计约为瑞士全国用电量,此与货币演进过程旨在节省资源浪费、降低成本的发展,完全背道而驰。
五、硬分叉(hard fork)导致虚拟通货贬值(debasement):由开发者复制比特币的软体后,加入一些新的特性或调整演算参数,再以新名称及新形式释出,即可获益。杨金龙提到,此种硬分叉如同1618年代德国硬币「剪边(clipping)」的翻版,当时德国爆发多年战争,政府对硬币剪边筹措财源,民众随之群起效尤,而引发劣币驱逐良币(Bad money drives out good),最后在失去对货币之信心下,导致货币大幅贬值,造成严重的经济危机及恶性通膨(hyperinflation)。
六、无求偿管道:虚拟通货采去中心化发行,并非任何发行人或机构之负债,亦没有任何主管单位支持,若面临网路攻击或受到51%电脑运算力之恶意矿工把持使系统瘫痪时,持有人的损失将求偿无门。
以及最后,虚拟通货易被不法人士利用:除虚拟通货交易平台被骇及虚拟通货相关诈骗案例层出不穷外,虚拟通货易被用于洗钱(money laundering)、资恐(terrorist financing)、逃税、规避管制等用途,皆会打击民众对虚拟货币的信任。
杨金龙强调,虚拟通货所营造的信任机制,有赖于良善的网路参与者掌控大多数电脑运算力,且每个使用者皆须遵循虚拟通货的协定;一旦有心人士控制半数以上电脑运算力,即可恶意操控整个系统;若市场失去信任,虚拟通货可能一文不值,因此虚拟通货尚难以取代中心化机构之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