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牵挂千佛塔 身首分离80载
山西省朔州崇福寺做工精细,集多种傲人工艺于一寺。(特约记者郑毅摄)
山西省朔州右玉县保留多座古城。(特约记者郑毅摄)
山西省朔州崇福寺创于金,宏伟壮观。(特约记者郑毅摄)
山西省朔州崇福寺千佛宝塔只能凭仿制品追忆。(特约记者郑毅摄)
千年文物一座珍贵的宝塔──千佛塔身首分离,迄今尚无法璧合。目前塔身在台北的历史博物馆,塔顶则在山西朔州崇福寺。这座建于北魏年间的千佛塔,超过1500年历史的文物,是世上难得仅存能见证与诉说中华民族宗教文化的宝物,很多两岸史学家极力奔走,期盼早日让这件文物完整结合,再现千古风华。
根据史籍资料,这座北魏千佛塔始造于北魏天安元年(西元466年),完成皇兴二年(西元468年),是宫内小臣曹天度纪念亡父颖宁、亡子玄明,高达209.5公分:共有9层,雕刻佛像:1357尊(九层:1342尊,塔刹12尊)由基座、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奥地利格拉兹大学艺术史学院海因里希‧格哈德‧弗兰兹教授曾这样评价:「它对我们研究中国早期佛教和造塔史,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塔身在台北 镇馆之宝
朔州台办主任陈廷盛遗憾地指出,1937年9月,日本侵华占领朔县,发现这座千佛石塔,知其珍贵,准备装箱运回日本时,被当地老百姓冒着生命危险将塔刹藏匿起来。后来,塔刹交还崇福寺文管所,留在朔州,但塔座和塔身被日军抢走,在抗战胜利后交还,被运往台湾,现存台北的历史博物馆,成为镇馆之宝。
陈廷盛表示,近80年来,千佛塔身在台湾,塔顶在山西,身顶异处,不能璧合,成为中华文化的一大憾事。多年来很多史学家还有佛家子弟,专程前往台北的历史博物馆就为瞻仰这件宝物,无不为之唏嘘:何时能合璧?!宝物无罪也无干于政治,让这座千佛塔完整重现于世人眼前,是责无旁贷的使命。
崇福寺 壁画保存完好
崇福寺位于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东街北侧,当地民众俗称大寺庙。寺院座北面南,规模宏大,占地面积达2万3400多平方公尺,五进院落,十座殿宇,布局严整,构造壮观,殿内塑像、壁画、琉璃脊饰、雕花门窗荟萃一堂,是一座不可多得的古建艺术殿堂。
崇福寺创建于唐代麟德二年(西元665年),由唐代大将军、本身为朔州人的鄂国公尉迟敬德奉旨建造。经辽、金扩建,有山门、天王殿、钟楼、鼓楼、千佛阁、文殊堂、地藏殿、三宝殿、弥陀殿、观音阁等建筑。寺内金代建筑、塑像、壁画保存完好,是一座历史价值较高的古代寺庙。弥陀殿是崇福寺主殿,也是寺内最大的殿堂,建于金代熙宗皇统三年(西元1143年),距今已有850多年历史。弥陀殿高大宽敞,殿顶绿色琉璃剪边,殿内前檐隔扇、窗棂花典雅、精美,是中国现存的一处保存完整的金代作品。殿壁上,壁画面积达340多平方公尺,描绘了佛教讲经说法的场面。观音殿位于弥陀殿之后,是寺内另具代表性的一座殿,也是崇福寺内最后的一座殿堂。殿内有塑像三尊中为观音菩萨像,左为文殊菩萨,右为普贤菩萨,均为明代原作。
整个弥陀殿集建筑、壁画、塑像、背光、琉璃、棂窗、匾额等于一体,虽经多次改朝换代风雨寒暑,至今仍光泽灿烂。
杀虎口关 兵家必争地
来到山西朔州一定要走一趟杀虎口关,古称参合口。原是抵御蒙古胡人南侵,而起名「杀胡口」。自清朝打败准噶尔后,「蒙汉」互市改名为「杀虎关」。清朝以后,这里成了「走西口」的必经之路。早年是为了防御外族入侵而设,极具战略价值,一旦被夺,即能挥军直驱一马平川至中原烧杀掳掠。
历史上的「走西口」故事也发生在杀虎口。清初关外田地荒芜,屋宇残破,人丁流亡。大批山西、陕西、甘肃和部分河北的农民,背井离乡,冒禁私越长城、「走西口」(指山西省杀虎口,后泛指出关谋生百姓),垦荒求生。充分表现出山西人惊人的意志与不惧艰险的坚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