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读夏目漱石的散步路线
从东京地铁东西线的早稻田站一号闸口出来,我们依着地图顺利找到「夏目坂」,在一家居酒屋前的角落,见着一块黑御影石制成的方尖碑,上面刻着:「夏目漱石诞生之地」。夏目家是这一带的地方名士,所以街道名为「夏目坂」。
日本近代文学泰斗夏目漱石(1867-1916),得年仅四十九岁。他三十八岁从英国留学回来创作〈我是猫〉,开始在文坛建立了知名度;三十九岁出版半自传的〈少爷〉;过世前两年(1914)写下〈心〉,被选入日本高校的语文教材,成为日本国民最熟悉的作家,获得「国民大作家」尊称。
我曾阅读过〈少爷〉、〈心〉等几本作品,尤其〈少爷〉一书中的主人翁具有江户男儿带点傻气又好打不平的特质,深深吸引着我。
东京新宿区是夏目漱石出生、成长、安息的地方,我和家人这次到东京旅游,特别花了两个半天,来趟夏目生前的散步路线,一圆探访这位日本国民作家的梦想。
我们沿着夏目坂前行,拿着地图东张西望寻找「漱石山房」,一位文质彬彬的青年笑着趋前用生硬的英语主动问道:「您也喜欢他的作品吗?」
「是的。」我回答。
依他指引,左转入巷子,天空开始飘起小雨,寂静的巷弄更显清冷。天色渐渐暗下来,雨愈下愈大,几经转折,朦胧薄暮中望见漱石山房漾出的柔和灯光,内心立时泛起暖意。
馆内,夏目漱石的人形立牌微笑欢迎,附设的咖啡厅正准备打烊,柜台两位馆员热情招呼我们自由参观。简洁雅致的展示区书架上,摆着夏目漱石丰富的文学著作,墙上挂满他的生平照片,包括他与新宿区的渊源和成长生涯、作品世界、生前来往的人们等等。这里是夏目生前最后十年生活写作的地方,过世后改建为纪念馆。
伫足在一帧帧照片前,对大作家的生平有了概略认识:他本名夏目金之助,一岁时改随养父姓塩原,二十一岁回复夏目本姓。少年时受过汉学薰陶,二十二岁以「漱石」为笔名发表文章,取汉文「枕流漱石」坚毅不挠的精神。二十三岁进入东京帝国大学英文科专攻英国文学,毕业后公费留学英国,回国受聘东京高等师范学校英文讲师,中西文化造诣深厚,持续发表文章,颇受学生和文坛敬爱。创立「木曜会」每周四与文友切磋,提携后进,芥川龙之介、久米正雄等名作家都是木曜会成员。二十九岁与小十岁的中根镜子结婚,夏目喜欢镜子直率自然的个性,镜子尊敬稳重的漱石。
伴随着闪亮的文学光环,胃疾和神经衰弱一直折磨着漱石,几度就医治疗,也曾去寺院参禅疗养;病情严重时会对家人动粗,亲友劝镜子离婚,镜子回答:「若是讨厌我而动粗,我当然会离婚;但他是因为生病,生病总有治好的一天,所以我不会离开他。」
四十四岁那年,夏目漱石坚辞文部省颁授的文学博士学位;四十七岁〈心〉出版,因胃疾缠绵病榻;四十九岁大出血昏迷被送往医院,终至回天乏术,在英年结束辉煌的文学生涯。
翌晨,我们来到「神乐」接续昨天的漱石散步路线。
这条仍保留江户文风的街道,悠闲的气氛适合缓步慢游。曾出现在〈少爷〉书中的善国寺,依旧清净庄严;对街有间文具店,是漱石生前购买写作稿纸的相马屋。
走了好长一段路,再度来到漱石山房,不料周二休馆。想起昨天傍晚出来不久灯光即熄灭,原来是贴心的馆员刻意让远道而来的我们入内参观。
山房后方的公园花木扶疏,有座漱石生前供养死去小动物的石塔,俗称「猫冢」。拍了几张照片,心满意足地告别山房,在馆外遇见一位胸前背着娃娃的年轻妈妈,用流利的华语详细指引前去漱石旧居的路线。
转了两趟地铁,在「东大前」站下车,沿着本乡通右转往日本医科大学,就在大学附设医院旁找到夏目漱石从英国留学回来,创作〈我是猫〉时期的居所。
原址已改建成大楼,楼旁刻意筑一道墙,墙上站着一只猫,一座石碑记载这个漱石生前住宅的缘起。
一道墙、一只猫、一块石碑,显现日本国民对文学家的尊崇。